媒體報導,由於新流感疫情群聚感染數量不斷增加,疾病管制局將回歸自主健康管理,不再公布群聚病例。
不公布群聚病例,我想可能是為了不影響民眾心情,造成恐慌,但問題是,現代社會是個靠媒體傳播資訊,以了解社會情況,當資訊被封鎖,民眾無法掌握群聚感染的訊息時,連自家社區或常出入的公共場所(學校、醫院、百貨商場等)有無群聚感染都不得而知,要如何防範?
其次,民眾不能及時掌握感染數據,那種未知的恐慌,恐怕將造成更大的人心不安。第三,若不讓疫情及時公開,可能讓某些民眾會誤以為不嚴重而疏於防疫,結果反而成為防疫漏洞,爆發更嚴重的群聚感染。
另外,台北市政府罔顧疫情很可能在短時間內,就在人口密度高的學校內爆發大流行,竟然認為流感停課「325標準」(三天內有兩名以上學生感染,全班停課五天)過於嚴格,會影響教學進度,難道學生的健康不比課程進度能否如期完成重要?
台灣人口密度高居全球第二,而且有九百萬人居住在新竹以北,數百萬人仰賴大眾運輸系統,且大量高人口密集生活環境充斥,疾管局應該參考日本、香港等同樣高人口密集社會的防疫標準,不能使用加拿大、澳洲等地廣人稀國家的防疫標準。
如果真的如學者預測,台灣會有七百萬人遭感染,以千分之四致死率計算,死亡人數上看三萬人,那將會是台灣近六十年來最大的災難,對台灣的衝擊會超過SARS。
新流感的大規模流行可能無法避免,但還沒來臨時,疾管局應該有積極的作為,幫助人民對抗,明明可以積極的預防,卻因為反正一定會大流行,而選擇消極不作為,甚至放棄公告群聚感染,是很離譜的防疫作法,是把百姓棄之不顧,難道政府高層能接這種未戰先認輸的防疫態度嗎?
人民有免於恐懼的自由,盼望疾管局不但要繼續公布群聚感染名單,而且要更積極地對民眾宣導教育防疫,也盼望政府能積極有作為地保護人民健康,也許新流感也能像SARS,最後並沒有如科學家預言的造成大流行與大量死亡,但這一切還是得建立積極審慎防疫的前提上。
國任(台北市/社會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