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如此不可】早安,晨之美

宇文正 |2009.08.19
522觀看次
字級

青少年是一個使用耳朵多過於口、手、眼睛的時期。嬰幼兒以口腔認知這個世界,拿到什麼東西都先放進嘴裡嘗一嘗,包括他爬行時遇上的書本、筆套、拖鞋。慢慢的,他的視覺打開來,對所見的一切問東問西:「這個?」「那個?」讓父母滿心喜悅,以為他將成為明察秋毫的植物學家、天文學家……。然後,忽有一天,他長成一個只想以流行音樂隔絕父母嘮叨的青少年。從前電影中描繪青少年出場,只要讓他戴個 walkman就足以說明一切;而現在,也只是把產品換成mp3或是iPod而已。

幾年前,我曾寫過一篇散文〈彈起羅大佑〉,對我四歲的孩子訴說我青春時期聆聽音樂的歷程,一轉眼,他已經要上國中,進入那個我一直認為生命裡最重要的聽覺時代了。在這個階段,他的耳朵將前所未有的敏銳,當然,也就受不了大人的囉嗦吧。

大人喜歡責備孩子不聽訓,不僅普通的父母,即使知識分子,也難以避免瞧不起下一世代的習慣性偏見。我大學時,我們那一代大學生被評論家譏諷為「幼稚園大學」,曾幾何時,我們說下一代的孩子是草莓族……如此下去,人類顯然只有不斷退化,早該滅絕;但事實是,人類已經在做登陸火星的準備。只是,握有發言權的,總是大人啊!

其實,青少年大可以反駁,為什麼人年紀大了之後,整天不是美食,就是批評;媒體上,不是美食家吃吃吃,就是名嘴說說說,好像所有器官只剩下一張嘴。難道中年以後,人就退回到口腔期?大人才最不願意聆聽。難怪人老了,第一個退化的器官就是耳朵!

我們集體恐懼失憶、害怕老化,忙著吃銀杏、擦保養品。專家提醒各種延緩記憶力退化、保持青春容顏的方法,卻少有專家提醒如何延緩聽覺的喪失。也許對大部分忙於發表意見的專家們來說,聆聽真的不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不想成為口腔期大人,也不願承襲世代偏見,我聆聽孩子的音樂。他最喜歡盧廣仲,於是我也能在〈早安,晨之美〉的旋律裡附和幾句「對啊。對啊。對啊。對啊。」。雖然羅大佑在我心中永遠別具意義,但我必須承認,盧廣仲真的很厲害。對啊!

(本專欄每周三刊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