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水災救災工作告一段落後,接著就是漫長的重建,然而,重建所需的龐大經費與人力、物力,若沒有媒體或民間團體聯合監督,有可能被特定包商或企業綁標,讓政府的預算與民間的愛心,流入特定企業或團體手中。
美國知名作家Naomi Klein的新作《震撼主義》,談的正是仰賴災後重建獲利的災難資本主義,Naomi Klein發現,美國政府十分擅長利用災難後的災區空窗期,將特定的企業或利益團體送入災區,令其迅速且大量的掌握災區的重建工作,與未來經濟發展命脈。
Naomi Klein以美國二○○五年卡翠納風災的教育系統重建為例,布希政府默許自由放任資本主義進入災區,將所有學校私有化,並領取國家補助的教育重建經費,不但毀了災區的教育重建,還讓特定人士賺飽口袋。
八八水災的重建從道路開通、橋梁建設、學校重建、堤防整修,到農林漁牧復耕、房屋重起、景觀修復等,是大批新市鎮的重新打造,所需投入的經費多達上千億元,是否會由特定人士綁樁,重建還是按過往的錯誤工法發包,及專門廠商是否利用獨占性哄抬價格等,都值得關注。
筆者以教科書重印重發為例(純是舉例,沒有影射或指責之意),最近教科書廠商就宣布無力承擔水災損失
;要教科書廠商無償承擔損失是不公平,但已製作完成的教科書只要統計出受損數字,就可開機印刷,而印刷通常只占圖書成本的百分之十到十五,廠商是否只收印刷費,還是要以一般價格銷售,即可評估廠商是否有利用天災圖利之嫌,政府相關單位是否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可看出態度。
重建工作漫長,政府或民間NGO必須設立物價觀察小組,長期關注災區的各項物價是否有不合理,例如,土地價格是否有人為炒作,房屋興建會否因為工程大量增加而哄抬行情。
另外,對龐大的重建工程預算與施工藍圖、發包廠商的審核,更應該從嚴。像此次災害釀成潰堤、路基淘空與斷橋的原施工單位,若經檢討發現是工法選擇錯誤,或有偷工減料之嫌,就應嚴禁其投標資格。
對河川地與行水區的建案執照的核發更須從嚴,並要防堵特定財團趁百廢待舉之際,砸大錢進軍災區搶奪農林漁牧或觀光產業資源。
總之,重建應以在地人需求和國土永續發展的角度切入,廣納各方意見,將未來氣候變遷納入考量,以百年以上的使用作為規畫基準,不要再大量興建權宜的便道、便橋,甚至應該大舉招開國際標,借重國際經驗,並嚴防財團與災難資本主義乘虛而入,否則同樣的錯誤只會重演。
王群(台北市/行政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