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嘉全 要把農委會做大

李碧華 |2006.04.16
689觀看次
字級

小檔案
出生:一九五六年
籍貫:屏東
學歷:海洋大學學士,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
經歷:國大代表、立法委員、屏東縣長、內政部長
現任:農委會主委

「黑」是農委會主委蘇嘉全頗為自得的標記。皮膚黝黑的他,擔任屏東縣縣長期間把「黑」這個原本暗淡隱晦的字變成響亮的招牌,既不提黑道,也不談黑金,掛在口邊的是農漁產品:「我們屏東最出名的就是黑珍珠蓮霧與黑鮪魚,還有大太陽,所以把我晒得這麼黑。」連女兒也被他形容「黑甜、黑甜ㄛ!」

南台灣的創意縣長

將傳統、既定印象的事務賦予新的意義、並深化內涵,是「戰將型」的蘇嘉全主政屏東縣之後,最令人耳目一新的地方,原來蘇嘉全除了擅打選戰,同時也是創意十足、執行力百分百的「點子王」。

屏東縣長任內,他成功打造東港黑鮪魚觀光文化季,連總統都到東港為這地方活動站台,贏得地方人士封予「黑鮪魚之父」美譽;他大力推銷黑珍珠蓮霧,讓黑珍珠從屏東賣到南台灣、台北、乃至東南亞,還把蓮霧的英文名字由Wax-apple改為符合外形的Bell-apple;他還創發出「半島藝術季」「墾丁風鈴季」的活動,邀請中外藝術家進駐墾丁半島,讓冬季的墾丁仍然充滿如織遊客,循著風鈴聲追尋落山風……。屏東縣在他的主政下,不只農業大縣的招牌擦得更亮,各項活動因為加入了文化的深度、整合了觀光的資源,也讓屏東成為台灣四季熱門的旅遊重點。

他常說,自己畢業自海洋大學海產系有漁業專長,打響黑鮪魚季的名聲無可厚非;他愛吃水果,屏東黑珍珠蓮霧好吃,品質無可取代,大力促銷後也值得市場熱切回應。不過,墾丁風鈴季則確實是突發的靈感。他回憶:「幾年前的秋天,屏東縣辦首屆半島藝術季,邀請中外藝術家駐墾丁創作,開幕當天有個風鈴創作,一陣落山風刮過來,靈機一動,就出現『墾丁風鈴季』創意,創出冬季觀光的熱潮。」

「值得投資」的政壇中生代

蘇嘉全的治縣政績讓屏東縣的「三黑(黑鮪魚、黑珍珠、黑皮膚的蘇嘉全)」名聲從台灣尾「響」到台灣頭,黑鮪魚、黑珍珠大賣為暢銷,他的政治行情也大為看漲,被喻為「值得投資」的政壇中生代,並於二○○四年大選過後,由地方直升中央,擔任內政部長。

進到中央擔任「天下第一大部」內政部部長,蘇嘉全還是脫不了和「黑」的關係,只是這次官、民對他的期待是:如何掃黑道、除黑金,因為改善治安是全民最大的期待。而為了對付「黑」道「黑」金,他幾乎繃緊所有神經,「治安問題就如地雷,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發生什麼狀況」,他曾私下透露,為了拼治安,內政部長任內常常失眠,有時還必須吃安眠藥才能入睡。

內政部長將近兩年的任期,蘇嘉全憑藉過去在地方服務領略的「效率管理」、「用人哲學」觀念,和員警站在同一線、不時為員警打氣,協調跨部會支援,並抓穩施政方向,在警政與內政業務上均獲得開花結果的成效。蘇嘉全曾自豪地表示,他號召的「全民拼治安」獲得各界的支持與回應,也獲得明顯成效,除了「反詐騙專線」有效反制詐騙集團的詐騙花招,重大案件破獲率也大為提高,以去年發生的五十五件擄人勒贖案件為例,破案率達百分百,回復了人民對治安的信心。

根據內政部去年十二月的民調,內政部的施政肯定度達百分之七十九點六,也創下十年來的新高。
 
大展拳腳的空間

今年初內閣改組,蘇嘉全從內政部轉戰農委會,跌破很多人的眼鏡,也有不少人替他感到婉惜,他再次拿「黑」作文章,他說:「我這天生的黝黑皮膚,最適合的部會除了原住民委員會不就是農委會嗎?」

他解釋:「外界都猜錯了,以為我的第一志願是交通部,其實農委會才是我喜歡的部會;我來自屏東農業大縣,又是海洋大學水產系畢業的科班出身,來管農漁業算是學以致用」,他還說,在內政部兩年了,大案都破光了,現在離開,內心沒有罣礙,到農委會可以替農民謀福利,好像回到他最喜歡的屏東縣長任內時光。
  
在蘇嘉全心裡,農委會的工作份量一點也不比內政部輕。內政部管轄事務雖多,始終不脫國內領土範疇;反觀統籌農林漁牧業的農委會,關乎國內每一位民眾最基本的糧食需求,並且在世界貿易上扮演台灣對外談判的要角,更有大展拳腳的空間。

鮮為人知的是,蘇嘉全除了有農業大縣縣長的經歷、海洋大學水產系、中山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水資源管理的學歷背景,自小生長在農家,種水果、養雞、養豬……樣樣都來,田間、畜場、乃至海上的事務都曾經歷,在這樣的生長背景下,蘇嘉全格外了解農民的心聲和需求,而且遠比一般人更清晰而堅定地認知到:「農業是國家的根本。工商業固然可以提高人民的享受,但是一個國家可以沒有工商業,卻不能沒有農業。農業之於國家,就像一個人的心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