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亭寺 一生相思的故鄉

滿濟/文‧攝 |2009.08.15
1123觀看次
字級

昆明住宿的房間有一幅白色的蓮花攝影作品,沒註明拍照的名字。早上起床,刷牙洗臉後,上香時,會望向那朵大白蓮花。在華嚴的重重無盡的某一個國度,有個蓮花之國,他們的時間不是用鐘錶量計的,是用蓮花的顏色區別白天和黑夜。晨是紅蓮綻放,入夜則是白蓮現身。

這樣的國度,何其芳潔淨亮,人心何其靜美。日日於花香裡開眼閉眼。房間掛的蓮花,讓我洗去在昆明市集沾染的塵囂

鳳凰棲息碧雞山

西山位於昆明市郊十五公里,海拔一九○○到二三五○公尺。相傳古時有鳳凰棲息,見者不識,呼為碧雞,故稱為碧雞山。後,由於山形狀似臥佛,也稱為臥佛山。

每月的陽春三月,昆明人有「三月三耍西山」的習俗,屆時四方士民雲集聚會,唱山歌,對小調,耍龍舞獅,野餐賞景,熱鬧非凡。

這些簡略的資訊,在小筆記本上,此外,華亭寺又名雲棲禪寺,為八十餘歲的虛雲老和尚,重修暨弘化的道場。

走入西山,放眼樹林繁茂,環境還算清幽。華亭寺,這是一所設備現代化的寺院,從它的公共設施可見一斑。大陸的廁所文化,是世界獨一無二的。沒門可掩不算什麼,旁邊的人還會光明正大的探頭觀望。華亭寺的廁所有門有鎖,還有殘障步道,也是難得的奇景。

虛雲和尚幾度建

華亭寺是雲南規模較大的佛寺之一,迄今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該寺曾幾度毀建,現存的是一九二三年由虛雲老和尚重修,故又名「雲棲禪寺」。年輕時讀老和尚的傳記「空虛的雲」,二十年後,我到了雲南,走在他曾經灑下菩提種子的軌跡,幾經滄海桑田,今日推開門的我,心頭揮不去沉沉的悲愁。

五百羅漢堂的彩塑,每尊羅漢的模樣栩栩如生,可惜塵灰未清掃,辜負這麼莊嚴的殿堂。四處閒走,不要依照旅遊資訊建議的參觀路線,旅行會有出其不意的驚喜與收獲。華亭寺的八相成道圖,是悠悠隨興轉到某個迴廊,可以說是「誤打誤撞」。

九龍吐水活靈現

拍下佛陀出生的「九龍吐水」,感覺身上有水滴噴灑到,這個畫家的心,對佛陀出生有當成慶典著墨,看畫的人,會讀到他當時作畫的雀躍之情。成道圖,佛陀的觸地印,宣告他無量劫來,盡大地塵剎皆為他行布施積福德之處。他方國土的菩薩,帶著蓮華寶蓋幢幡前來為佛禮讚。

三百年的古梅,枝幹盤踞迴旋,像天然的華帳。站在樹下,遙想三百年的時光,我在那裡呢?以一甲子的年壽算,要生生死死五次,那五個角色的扮演,我學習到什麼?今生還有什麼功課要學習的?

鐘樓風鈴現禪意

古樹對面是現代化的齋堂,整潔明亮。古典雅致的鐘樓,簷下串掛的風鈴,風動鈴噹噹響著,更添古寺的靜態。整座華亭寺,用他的顏色聲音與我對話。以前不懂為什麼背包族喜歡這邊坐坐那裡坐坐,等自己出走後,才知,旅人要學習低頭,仰望天空時,你才知人命的微渺與弱小。

這邊坐坐那裡坐坐,等車時坐,走累時坐,拍完照片時坐,吃餐點時更要坐…旅人接受太多流動的風景,他的心承載不了天地的大美,因此,他得坐坐,用不思善不思惡的心,再奔向明日的前程。

彩雲南現暫別離

「還習慣嗎?」台灣的朋友傳短信問候。坐在杜鵑花海旁,回傳:到那個城市,即融化為他們的氣流,到了雲南,過的是雲南的日子。

是呀,到那裡就過那裡的日子。我到昆明人買早點的小舖吃早點,與昆明人呼吸不太乾淨的空氣;與昆明人一起等綠燈過馬路,對快速的開發步調,感到些許的迷茫不安。

揮手向華亭寺道別,向虛雲老和尚道別,相信這是暫時的離別,因為,這個彩雲南現的國度,已成為我一生相思的故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