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政策動智、動力 不動氣

沙堅恆(北縣新莊/商) |2006.04.14
561觀看次
字級

國共「兩岸經貿論壇」今天登場,執政黨趕在論壇舉行前,釋出開放觀光、包機、農產品等利多消息,期望搶回主導權。但目前兩岸經貿議題,已不是開不開放,而是開放到什麼程度的問題,更值得重視的是,即使在兩岸政治經濟無法脫鉤的大環境下,卻有愈來愈多的企業選擇參加經貿論壇,並呼籲盡速通航,如果執政當局不能體察趨勢、聚焦經濟,台灣經濟將會進一步邊緣化,「變色龍」也會成為台資企業的普遍現象。

與第一次「連胡會」作比較觀察,中國大陸最近對台政策是以動智、動力為主,而不是動氣、動罵。反觀台灣,在對台海危機管控的決策過程中,缺少戰略的宏觀透視及恢弘氣勢,對本身綜合實力的提升,及其影響整合兩岸全局的評估不足,故而總是局限在一個微觀領域,無法就事論事;而決策者在關鍵時刻只會叱責對手和下屬,拿不出決斷性的意見,任由對岸牽著鼻子走,限入戰略上的被動。

陸委會趕在論壇舉行前釋出開放觀光、包機、農產品等利多,但執政當局過去想盡辦法阻止大陸觀光客登台,卻連胡會前夕又突然政策大轉彎,豈不自曝「葉公好龍」,擺明是掠人之美?

在中國人的地方,用中國人的資源,做中國人的老闆,賺中國人的鈔票,這才是台灣該有的「本土化戰略」。在世界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只有基於市場比較優勢的戰略設計,才是真正有價值的企業全球化之路。

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以來,有四次大機遇,第一批出現了很多個體戶,然後是一九九二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後,知識份子可以下海辦公司,第三次就是資本市場從審批制轉為核准制,外帶一九九八年大陸國有企業退出非競爭性行業的機會。精明的台商抓住這四次機遇,造就了台灣目前對大陸仍然「貿易順差」。

台商遍布中國大陸各個角落,可以說「那裡有市場,那裡就有台商」,筆者認為,大陸不是天堂,但也不是地獄,目前大陸是全球最大的商場,台灣現在應該做的不是仇視大陸,而是正視大陸的崛起,好好地研究大陸,在許多地方虛心地學習,努力超過大陸,當我們真正強大到令大陸必須仰視時,今天的許多問題還是問題嗎?
回過頭來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筆者想問陳總統,對大陸經貿比重過大的確是危險,但你是要掛免戰牌?還是把己方經濟先鋒拿來祭旗,造就另一個許文龍?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