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故鄉礁溪,林秋芳是想轉型做藝術家,前年林秋芳發起「亞洲藝術聯盟組織」,並在台灣成立辦事處,她認為做任何事不要太在地,太狹隘,在和越南、馬來西亞等藝術家接觸,在相互不同文化差異激盪下可以學到很多事務,不但自己開拓視野,林秋芳也想將這種生活美學導入村莊。於是她創辦 「礁溪‧桂竹林國際藝術創作營」,八月廿二日在宜蘭登場,有十個國家、四十多名藝術家參加,林秋芳說,這項國際活動不是由政府推動,而是由小社區居民合力承辦。
林秋芳表示,生活在都市的人,很容易接觸到美學的事務,但生活在鄉村的人,平日生活儉樸,沒有任何管道可以了解鄉村以外的事務,更別說是國外的藝術,這次舉辦「礁溪‧桂竹林國際藝術創作營」,希望造就她心目中的村落美學。
林秋芳笑稱,若沒有事件激勵創作營會發展得很慢,但這次因為有外國人要來,村民也想表現出村莊好客和善的正面形象,因此本來有點冷漠,後來漸漸開始熱心參與,村民用竹子蓋涼亭歡迎遠客到來,平日村民也可在此納涼,村內安養院將重新粉刷後,給藝術家駐村用,藝術家將短期駐村二周,社區居民提供二十間房子,當日本、丹麥、馬來西亞、越南等地藝術家當臨時住所,念外語的大學生、懂日語的歐吉桑,更爭當接待員。
林秋芳二十年前離開宜蘭,出外打拚,雪山隧道通車縮短台北、宜蘭距離,今年她和畫家先生陳永模,帶著女兒搬回礁溪,住湯園社區,離老家桂竹林數百公尺。去年她參加馬來西亞沙沙蘭國際藝術營,目睹小漁村變成世界矚目藝術村,激起她在家鄉籌辦國際活動念頭,要讓家鄉社區成為國際藝術村。
「礁溪.桂竹林國際藝術創作營」八月二十二日至三十一日,在礁溪鄉大忠村湯園社區舉辦,林秋芳說,辦國際藝術節,政府機構或企業單位都很難做得到,何況沒有資源的地方小村落?「有鄰居們的熱情贊助,我相信可以做得到,而且收穫會更多!」今年舉辦得好,明後年將繼續,她希望會成為永續發展的藝術活動。
林秋芳為籌辦「礁溪國際創作營」上千萬的經費,歡迎各界朋友共襄盛舉,募款帳號:國泰世華銀行中正分行049—03001104—9桂竹林國際文化工作室。聯絡電話:0933583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