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台中市犁頭店鄉土文化學會理事長黃慶聲經研究發現,台中市最早由政府補助興建溉灌系統,是清代開發的馬龍潭埤圳系統,其中下游石頭公圳畔仍保留拜大石公、崇敬水圳習俗。
黃慶聲表示,根據史料和古圖記載,馬龍潭埤圳系統發源地,在萬和宮老二媽故鄉西屯區烈美堂大魚池一帶。黃慶聲說,馬龍潭埤圳系統因都市發展重畫等,很多圳道已不復見,反而是下游百年黃槿樹下的石頭公圳,因為有祭祀活動,被保留下來。
龍潭里福德祠主委張冬碧表示,石頭公圳因為圳溝旁有顆大石,很早以前就受人膜拜,當地人稱「大石公」,圳溝因此命名,當地居民平時都有祭祀習慣,在農曆大年初一,會帶著糖果來圳旁拜拜,還設立一座金爐,很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