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帥氣的牛津大學創史學院高材生薄瓜瓜,單純看成中國大陸紅色白馬王子,可能太武斷;毋寧說他是大陸青少年「有為者當若是」的一個時代典範人物。
北大演講會 座無虛席
六月底的一個晚上,二十一歲的薄瓜瓜在北大舉行一個演講會。沒有名片,又非歌壇影視界的偶像,這個演講會卻硬是坐滿人,北大的精英帶著羨慕或好奇的眼神,在台下觀察這位幾年前就被「時尚人物」中文國際版選為「少年中國」的代表性人物。英國牛津大學牛津報曾經整版介紹「牛津最有影響力的五十人」,名列第一的便是薄瓜瓜。薄瓜瓜究竟有什麼才氣和優秀的能耐,能讓中、英大學生都為之折服?
小學未畢業 渡洋苦讀
薄瓜瓜小學是在北京景山學校就讀,景山學校臥虎藏龍,號稱重點學校,能被送進該校的都有非凡的家世背景;可是薄瓜瓜沒等念到小學畢業就自動停學,因為覺得「空」,情願在家自習,沒有學過英語卻想學鄧小平的「勤工儉學」,去國外闖天下,當小留學生;家中長輩們都支持他,而且他一挑就挑難度最大、整治學生最嚴厲的英國哈羅公學。
哈羅公學成立一百五十年來沒有收過華人學生,薄瓜瓜在預考中獲得名額後,經全英公立學校統考而錄取,成為歷史上第一名華裔學生。第二年他在英國中學聯考中成績傲人,獲得多達十多門的最高分,讓許多英國資優生也望塵莫及。他又因為成績突出獲獎學金,他的學習筆記被印發為範本。十七歲時他在英國出版了第一本英文書「還有不同」,該書主題是反對盲目追趕時尚,目前已經被新加坡出版社譯為中文,正在徵求本人同意出版。
去年五一二汶川大地震,他成立「牛津大學四川地震捐款委員會」,為災區募捐超過一萬五千英鎊(約七十五萬台幣)。
十七歲出書 探討時尚
薄瓜瓜十八歲參加英國統一高考,報名競爭最激烈的英國牛津大學經濟、哲學、政治三項綜合專業的創史學院,經全國聯考和本校複考及再淘汰面試,名列前茅,成為該學院的首位中國學生,並獲得全額獎學金。
次年十月正式入學後,薄瓜瓜在牛津不僅表現出極強的學習能力,更表現了他卓越的組織才能。他在牛津學生最高聯合總會換屆選舉時,當選為常務理事,也是首位進入該會領導機構的華裔學生。他後來又當選為全校學科PPE的主席和「歐洲事務委員會」執行主席。憑藉這個職位,他適時地在牛津掀起「中國熱」。
一天只睡四、五個小時,再難的學科考試難不倒薄瓜瓜,他轉而向體能極限和意志力上挑戰自己的潛能。在哈羅公學期間,他曾報名參加軍訓中的「攻擊性淘汰賽」,最後堅持下來的只有八名學生,薄是其中唯一的東方人。他在牛津也是橄欖球校隊明星球員,也因為德智體都極優秀,薄瓜瓜從十六歲當小留學生開始,每年都獲得獎學金,「我很自豪,我是以自己的努力支持了自己的學業,沒有給媽媽爸爸增添負擔。」
獲全額獎金 杜絕流言
全額獎金對薄家來說有非比尋常的意義,在於正因為薄家兩代顯赫的家世,能養出英國貴族學校高材生的兒子,勢足以杜絕流言。
薄瓜瓜的家庭背景是壓力、也是他的支撐力,他父親是現任重慶市長,曾任遼寧省長、商務部長的薄熙來,他教育薄瓜瓜要他「事在人為,功在不舍,勤能補拙,要想做出點事,就要比別人更加努力,比別人更能吃苦」。
薄瓜瓜和母親感情最親密,曾經主持北京律師事務所的母親,教育兒子時懂得放手讓他獨立,要他人要純潔,行事正派就能透明,而教他樂於接受奮戰失敗以挑戰輕易就能成功的弊害。
志在辦教育 不在作官
薄瓜瓜的爺爺,中共黨國元老薄一波,雖然位及紅朝高官,文革期間卻坐了十多年牢,妻子胡明也不明不白被紅衛兵逼迫,死在押解旅途的火車上;他教薄瓜瓜的是孫中山先生說的:「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
薄家兩代在朝為官,歷經運動鬥爭,自有其辛酸和警惕。尤其祖父薄一波,曾是劉少奇手下領導經濟的大將,改革開放後又是鄧小平倚為左右手。晚年寫作存了點錢,全數捐給希望小學興建校舍。為了杜絕流言,薄瓜瓜的母親也辭去國際律師事務所火紅的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