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英國《金融時報》四日報導,新興市場股價已收復雷曼兄弟破產以來的失土,MSCI新興市場指數超越去年九月十二日收盤價,富時環球新興市場指數也達到雷曼倒閉前的水準。這些新跡象顯示,投資人看好全球經濟復甦,但同時也令人擔心,這波漲勢的漲幅和速度已經有些過頭。
由二十二個國家組成的MSCI新興市場指數三日上漲百分之二點五,收報八百六十四點三七點,首次超越去年九月十二日八百五十五點四七點的收盤價位。
而雷曼兄弟破產後,一個多月內下跌近百分之四十八的富時環球新興市場指數,三日在倫敦股市尾盤也升至四百三十三點二點,達到雷曼破產前一周的水準,比去年十月二十七日的低點上漲百分之九十點一。
各國央行大幅度降低利率、刺激貸款、各國政府積極推出刺激方案,加上商品價格上揚、中國製造業持續擴張,增添了市場對全球經濟衰退減緩的聯想;從巴西聖保羅到中國上海,新興市場股市都在上漲。
據國際貨幣基金(IMF)估計,新興國家經濟今年可望成長百分之一點五、明年成長百分之四點七,而先進國家則為百分之一點四和百分之二點五。
金融時報報導,分析師認為,這一波漲勢的推動因素是「脫鉤論」復活。這種理論認為,未來新興市場的成長動力轉向內需,不再仰賴歐美已開發市場。
不過,新興市場的盛況也令人擔心漲過頭,股市對近期的首次公開發行(IPO)需求旺盛,許多IPO首日交易漲幅之高,媲美網路泡沫化前的情況,恐怕另一個泡沫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