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學家、政府官員最近頻頻釋放經濟好轉、復甦在望的正面論調,但總不忘警告失業率還會繼續攀升,令人擔心經濟復甦後,還得等很長一段時間才得以改善失業問題,可能出現「失業型復甦」(jobless recovery)。
失業型復甦是一九九○年代以後才出現的現象,在那之前,經濟復甦後幾個月,失業率便升至高點後回降,就業市場跟著好轉;但一九九○—一九九一年、二○○一年兩次經濟衰退,失業率分別在經濟開始復甦後十五到十九個月才見高點,而後下降,被視為二次典型的失業型復甦。
經濟學家認為,失業型復甦主要是因產業力行生產自動化,機器大量取代人力,導致就業市場回暖的時間點與經濟復甦起點落差愈來愈大。許多人預估,這次經濟衰退已觸谷底,但失業率有可能直到明年才會飆至高點而後回降,將是另一次失業型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