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獸電力公司「毛怪」原來試這樣

記者郭士榛/文‧邱麗玥/攝 |2009.08.01
4877觀看次
字級








設計師迪安‧卡柏,介紹動畫「怪獸電力公司」的「毛怪」與「大眼仔」兩個角色。記者邱麗玥攝


經4領域專業人士不斷實驗 創作超過8種造型 5件手稿與模型昨開箱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從一九九五年《玩具總動員》開始,一種全新3D動畫片樣式,突破平面空間限制,打造了虛擬立體世界。今年夏天皮克斯動畫片裡的世界、角色與故事,八月七日起至十一月一日將在北美館開麥拉,昨天《怪獸電力公司》主角「毛怪」與「大眼仔」先曝光,同時展現相關畫作手稿、模型等五件展品。

「皮克斯動畫二十年」展自美國紐約現代美術館規畫展出至今,已於英國、芬蘭、日本、韓國及墨西哥等國展出,隨著後來新進電影如「料理鼠王」、「瓦力」及「天外奇蹟」的加入,這次台北站更完整呈現皮克斯工作室結合藝術與科技的成就。

預計展出四百六十件繪畫手稿、故事版、數位繪圖等2D製作,加上超過五十件3D人物雕塑、數位裝置及經典短片播放,約共五百五十件作品。

從角色發想說起

皮克斯工作室展覽設計師迪安‧卡柏表示,皮克斯電影角色發想、創造與演變過程,背後藝術創作,都將在展覽中呈現,雖然展場中影片,和最後電影展示不一樣,但基礎構思均相同,是用不同媒材構成影片的性格,每個創作都是皮克斯工作人群策群力完成。

皮克斯的工作人員,會因電影需求而有新的生活嚐試,像拍《料理鼠王》他們也要學做菜、拍《海底總動員》要學游泳,有次要拍牙醫看牙,辦公室就買了一套牙醫設備,給技術人員參考。

設計師先創造

昨天開箱的「毛怪」和「大眼仔」,卡柏指出,這二個來自怪獸世界的實體模型首次在台灣展出,開始創造「毛怪」,是技術組不斷聽故事組說故事,找出可表現方式,「毛怪」角色首先由角色設計師畫出角色,之後再由雕塑家塑造出作品後拍照,最後進行著色和處理其他細節。

這樣的過程包含了至少四位不同領域的藝術師,不斷反覆重新製作或實驗不同材質來營造符合故事情節的感覺。光毛怪一角便製作出多達八種以上不同造型的模型。

大眼仔樣子都沒變

卡柏表示,在皮克斯做事有一句名言「加分」,就是把故事不斷加分,最後成有造型的創作品。至於「大眼仔」的構圖,原本就是一個大圈圈、一個小圈圈,都沒有改變。

卡柏說,這些小型立體雕塑模型,都具備最後搬上大銀幕時的角色特徵,幫助藝術家可透過它們看出角色設計圖在電腦中以3D表現效果,及實際生理特徵和外觀。

皮克斯展最後預售優惠,可上網:http://www.artsticket.com.tw,或電洽:(○二)二五七七二五六八查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