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見全國工總理事長 指兩岸需要完整貿易機制 須有「早期收穫」條款
【本報台北訊】馬英九總統昨天在府內接見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陳武雄和全體理監事,馬總統表示,經建會日前發表六月份景氣對策信號,已經出現黃藍燈,這顯示經濟已經觸底即將反彈,雖然經濟數據要到第四季才會轉正,但至少最壞的情況確定已經過去。
針對ECFA議題,馬總統強調,ECFA是經濟性協定,不會觸及一個中國或和平統一等政治議題;對毛巾、陶瓷等受影響較大的產業,在WTO架構下,也有很多協助度過困難的方案。
馬總統表示,全世界任何兩個貿易體,彼此貿易量達到一千三百億美元的時候,雙方怎麼可能沒有一個完整的貿易機制,這是「非要不可」的。「簽訂任何一個協議,一定是所謂give and take,有取也有予,對方也會要求我們有些項目開放進口,或是降低甚至於免除關稅,所以我們必須要有一套策略,也就是在架構協議當中有「早期收穫」條款,把我們認為會受到大陸降稅影響的項目擺進去。」
至於對台灣影響很大的產業,馬總統則表示,在WTO架構下有很多方案,例如關稅配額、緩衝期、進口救濟,或是特別保障,可以幫助毛巾、陶瓷等產業度過困難。總統強調,這樣的貿易協定一定要利大於弊,就像當年台灣加入WTO,也有部分產業受到影響,但是大方向是有利的。
馬總統表示,工業總會去年提出的建議,已經有五成八獲得具體回應或已經落實,今年工總又提出二百四十四項建言,對發展經濟有很重要的意義。馬總統說,包括消費者和企業信心已經逐漸回穩,年初發放的消費券,也已經達到增加GDP百分之零點六的階段性目標,讓我們的經濟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還不至於造成太大的傷害,如果不是去年大幅改善兩岸關係,金融風暴的傷害或許更大。
馬總統表示,這次金融風暴和經濟衰退,也給了台灣很好的機會重新體檢經濟,台灣必須「推陳出新」,因應新時代的挑戰,因此推動「六大旗艦產業」,估計到二○一二年可以創造一點三兆的產值,與七十萬人的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