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譜心曲 擊敗多位名家 以《春日醉起言志》代表台灣 今北京國家劇院演出
【本報台南訊】一首大病心境譜出了一首成為兩岸交響樂團的代表樂曲。兩岸三十多位樂團首席、近百人組成的海峽兩岸和平交響樂團今天在北京國家劇院首演,八月國家音樂廳演出,主曲目台灣、大陸各選一首,年輕作曲家李元貞取自李白五言古詩的交響曲《春日醉起言志》成了兩岸音樂交流的「台灣代表」,兩岸許多樂迷在問,這位年輕作曲家是誰?
這首李元貞在台北藝術大學寫的作品經母校推薦入選,曾參加亞洲作曲家聯盟慶祝成立三十周年徵曲,擊敗參賽八國作曲家教授獲獎,九十件樂器合奏龐大樂曲,在兩岸五大都會演出,親友與有榮焉。
李元貞讀北藝大原可提前畢業赴美深造,突生重病被迫放棄,休養時譜出轉折後心境,《春日醉起言志》、處世若大夢的古詩意境在心中悠然升起,成了畢業作品,當年台灣沒任何樂團規模足以應付,直到東京愛樂交響樂團演奏時,才第一次親耳聽到自己作品,輾轉六年,又成了象徵兩岸文化合流的大樂團主要曲目。
李元貞說,因很喜歡李白這首詩,作曲前「讓我瞪了一兩年才動筆」,寫了整整一學期。詩末的「浩歌待明月,曲盡已忘情」有種豪放情感,當時她對創作還不是很有方向和信心,這首詩不但提供了曲式和意境轉折,也讓她有機會表達技術和原創性。
李元貞是台南縣永康市人,她的母親楊月說,元貞小時候就常隨興作曲,複雜的音樂如《命運交響曲》等都能憑記憶寫下曲譜,家人不懂音樂,小三時學校音樂老師意外發現,引薦清大音樂研究所長吳丁連調教,她個性獨立,每周從台南坐火車到台中學習,隔年就贏得全台兒童作曲比賽冠軍。
楊月說,兩岸多方名曲競逐,大陸只選了北京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徐振民的《楓橋夜泊》,家人都覺得驕傲,女兒則是平常心看待。
李元貞去年耶魯大學音樂研究所畢業,暫時在大學部教作曲,上月入選巴黎西提國際藝術村駐村藝術家,明年一月進駐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