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之旅4 隨祖師參禪去 四祖道信

杜荷/文‧攝 |2009.07.24
1080觀看次
字級

 「破額山前碧玉流,騷人遙駐木蘭舟。」唐柳宗元詩裡的「破額山」即今黃梅「雙峰山」,典籍記載當時道信大師在廬山大林寺講經時,遙見蘄州黃梅破頭山上有紫雲蓋,遂居此山,建四祖寺。

訪四祖寺時,當家明一法師笑意相迎,方耳圓臉活似彌勒,他招呼著:「時候不早了,先過堂吧!」齋堂裡,僧信安然無聲,龍含珠、鳳點頭、魚貫出班的威儀,收攝了一路來的疲倦身心。

四祖寺古名「正覺寺」,於唐武德七年創建,是禪宗第一所寺院,它改變了初祖到三祖「一僧一庵、一衣一缽」的遊化行式,實行農禪生活。規矩嚴謹,思想上道信大師將達摩楞嚴禪,結合持心菩薩戒,在當時形成新禪風,也影響後世深遠,如六祖惠能大師〈無相頌〉的「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即是其一。

過完堂後,行至四祖殿,殿內掛滿祖師像。明一法師望著四祖像說,道信大師十三歲出家時,就發下「脅不至席,日夜觀心」的大願,直到七十二歲坐化往生,從沒躺下睡過。往生隔年四月初八,放置肉身的石塔自開,四祖面容毫無腐敗,再添傳奇。

這座石塔名「毗盧塔」,又名「慈雲塔」,是唐代宗感念他在隋末戰亂時,以佛法融合醫術救了吉州城的人民而命名,他又敕謚為「大醫禪師」。行至塔前,由明一法師引領雙手合十,口念「南無道信大醫禪師」繞塔七匝,與祖師印心。

再往上登千階,來到「傳法洞」,這原是一個小洞擴建成一間殿宇。洞外石虎逼真,傳說四祖當年在此為弟子弘忍說法時,有猛虎路過,伏首竊聽,獲感化歸入佛門,至今仍屹立洞外護衛。此後,四方僧俗聞名來此,極盛時期樓閣多達八百間,僧眾達千餘人。至清末民初,曾僅存十幾間殘垣破壁。今日,所見都是九五年後,本煥老和尚發願陸續重建的。

回首四祖寺,千百年來,幾度興衰,幾經復毀,今又放光。一如四祖寺齋堂聯題:「黃梅花傲雪迎霜,凌寒獨放陣陣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