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角落發光的人--退休校長汪瑞芳 搶救五葉松樹

 |2006.04.11
978觀看次
字級

【本報水里訊】住在南投縣水里鄉濁水溪堤防邊的退休校長汪瑞芳,是將五葉松移植到平地的推手。他在三十多年前搶救八千株五葉松樹苗,如今這些小樹苗分布全台各地,多數已成高大喬木。他表示,園藝是他的興趣,種樹是很好的勞動,如果五葉松能帶給人們生活樂趣與健康,也算是功德一件。

七十五歲的汪瑞芳,踩著蜈蚣梯修剪苗木,仍身手矯健。憶起三十多年前,園藝專家認為五葉松屬高海拔樹種,生長又緩慢,平地不易存活,不考慮作為庭園樹種,連林務局人員也這麼想,準備銷毀南投林管處人倫苗圃區、已栽培六年的八千株樹苗。

當時他在信義鄉教書,從朋友處得知消息,覺得這些樹苗丟棄可惜,或許其中有適合平地生長的品系,而搶救這些樹苗,運到山下卻發現無處堆放,於是汪瑞芳承租水里鄉濁水溪旁零點七八公頃的國有地,將樹苗改種在地上。

每當下課鐘響,汪瑞芳便到園裡為樹苗澆水、施肥。直到十五年前他退休,才能專心照顧已經蔚然成林的五葉松。而他也從日本蒐集資料,瞭解五葉松的的好處,並製作五葉松粉末、樹芽米醋、五葉松汁,推薦給有心血管疾病的人。這幾年市面流行五葉松相關產品,讓他始料未及。

三十多年來,移植出去的五葉松已數不清,留在原地的樹苗長成高大的喬木,每一棵樹幹都有龜甲紋。汪瑞芳指出,只有樹齡達二十二年以上的五葉松才會出現龜甲紋,但平地五葉松只長松果,卻無種子,許多做園藝的人,不願培育,直接從原始林採集,破壞了山區水土實在不應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