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香港電】中國大陸廣東東莞書畫家趙劍斐,根據象形字的古老寓意,自創出讓外國人看得懂的漢字「象形篆書」,因作品的影響力,他被聘為「中國書畫協會」和「世界華人藝術家協會」的副主席。
趙劍斐是東莞人,中央音樂學院指揮作曲系畢業時祗有二十歲,卻被派往海南出任歌舞團團長。這段時間,他主要的工作是研究、改編和排演海南當地的民族歌舞,閑暇時練習書法和繪畫。因為這項愛好,與郭沫若結下師徒緣。郭經常與他談論書畫心得,並從旁指點。
爾後趙劍斐前往香港經商,幾年後進入香港一家大學任教,開始潛心研究書畫創作。工筆畫和國畫是趙劍斐的專長,書法則楷、行、草、篆俱佳。
從二○○二年起,趙劍斐開始自創「象形篆書」。在不離開篆體傳統結構的基礎上,根據象形字的古老寓意,綜合運用虎紋形、雪花紋等多種枯筆筆法,拓寬了書法作品的含義。此後,「祝福」、「蝶戀花」、「情緣」等多幅作品獲得國內外金獎。
一次,他將自己作品「鶴鳴」重寫一份,寄給正在英國求學的女兒。女兒在回信中告訴父親:「您的作品被我的外國朋友看懂了,說是咱們中國的仙鶴在鳴叫。」趙劍斐開懷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