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萬花筒(下) --評《人間萬事》閱讀心得徵文有感

緣生/文‧小魚/圖 |2009.07.20
1863觀看次
字級

大師說,「感動的世界最美麗」,從這麼多讀者感動的心得裡,我相信,《人間萬事》已經為他們的人生點亮了一盞明燈。
 
隨喜淵博 不著痕跡

在十二冊的〈生命萬花筒〉套書出版之際,也獲得社會多位學者、教授、作家們寫序推薦。例如陳怡安教授在推薦序裡說:「大師把自己常年累月所精磨礪煉出的智慧,供養讀者的觀想和思維,恰似精密的醫學儀器,如實的告知現實社會的糾結所在,提供覺醒、反思和抉擇。他的語態謙和邀約,是分享,也是點化,把讀者牽引在對話的情境中,不帶教訓。」

他推崇大師專欄的論述觸鬚「無不感應著台灣社會已發生或正醞釀的精神病兆,其中有經濟生活範疇內的掙扎和盲昧,如〈失業〉、〈工作價值〉、〈不景氣〉、〈社會福利〉等等;也有關涉政治管理領域的失衡失見的關懷,如〈死角〉、〈把脈〉、〈最好的職業〉、〈接班人〉、〈管理〉等等;更涵括文化社會脫序、價值紊擾、倫常沉淪的憂心,如〈代溝〉、〈青少年問題〉、〈新女性〉、〈前途在那裡〉、〈壓力〉、〈自殺〉等等。」

他認為大師做為一位弘揚佛教的法師,「想當然耳」當以佛法來映照所見的社會脈動,但令他驚異的是,大師的「隨喜淵博,他不著痕跡地把古典智慧,那怕是儒家的、法家的、道家的、歷史的、文學的、哲學的、民間典故的,只要是有益啟發、利益眾生的,無不是他文思傳述的『善知識』。他像精湛的雕刻家,把所遭遇的生命厄逆和社會困境,當做素材,雕塑出希望和信心。」所以陳教授推崇大師是「人類共享的心靈導師」。





幽默風趣 富含哲理

多年來,大師一直筆耕不輟,大師的著作一直都深受讀者喜愛。大師的文章為什麼能讓讀者「讀出興趣而捨不得放下」,原因何在?知名散文及兒童文學作家林良先生,看過〈生命萬花筒〉之後,他分析這是因為大師的文章具有如下的美質:

一、大師的評論圓融周到,卻又是非分明,包容中常含規勸意味,同情中不忘導人向善,所以最能促人反省,樂於接受。

二、大師對現代社會有深入的了解,而且用現代語言寫評論。出現在他作品中的現代詞彙,例如「追星族」、「草莓族」、「名牌」、「酒測」、「低調」、「高姿態」等等,處處令人驚訝於他對現代語言的熟悉。這也是他的評論對現代讀者具有親和力的原因。

三、大師思想開放,重視人權,在評論古人「休妻」的文章裡,特別提出「丈夫七出」的看法,認為不守夫道的丈夫,如果犯了「七出」的罪惡,未嘗不可以「休夫」。

四、大師筆下隨喜淵博,常有令人讀來莞爾的妙語妙句。例如在「膝蓋」一文中,談到膝蓋的效用及意義時,他寫下一項:「青年用膝蓋求婚」。

五、大師在評論中,常不自覺的顯露他平易近人、具有童心的一面,令人感到格外可親。他有一篇短評,專談籃球運動。他在本書中,也曾兩次提到我童年也看過的一部電影《漁光曲》,甚至連電影插曲的歌詞他也會背。

六、大師也愛詩,在行文中常會不自覺的寫出詩趣洋溢的句子。例如在一篇談母愛的評論中,他寫道:「母親的兩個眼睛,是小兒女心中的藍色海洋。」

最後林先生總結說:「讀這本書,我會忍不住把星雲大師跟十九世紀英國人緣極佳的散文作家蘭姆(Lamb)相比擬。蘭姆也寫短論,天地萬物都是他的寫作題材。他的短論是他人生經驗的結晶,既富哲理,又有趣味,正跟星雲大師一樣。」





雅俗共賞 老少咸宜

另一位知名作家黃春明先生,他對大師的文章也有深刻的觀察,他認為「文章要寫得讓大家都懂,又要有道理,並且又要深刻,這談何容易?但是大師的文章老少咸宜,不識字的人,念給他聽,把它還原成語言,他也會懂,也會受用。」

他認為大師的文章,「已達到雅俗共賞、老少咸宜的普遍性」,大師的文章「深刻又淺易,值得有志寫作的人學習」。尤其大師的寫作題材「範圍之廣,已經到了人間何處不是材?只要伸手即可拈來的境界了!」這一點最是令他佩服。

他覺得大師雖是出家人,「但他比一般人更入世,不但入世,對人生的各種命運,各種苦難都悟透了,所以才能將抽象的生命,當然包括死亡,談得那麼具體,讓人看了,讓人拿來做功課,而內化成心中的一股力量,活得更踏實,不再徬徨。」

另外,聯合報顧問張作錦先生,一生敬重梁啟超先生,因為梁啟超畢生致力辦報,提倡「新民思想」,以「新民」「興國」為己任的精神,讓人推崇。張先生說:「星雲大師之諄諄教誨者,在正人心,祛私欲,宏公德,從治身之道走向濟世之道,與梁啟超從『新民』以興國的宗旨,若合符節。梁啟超當時所處環境需要『革命』言論,所以他的話急切而亢動,筆下常帶感情;星雲大師的時代需要的是『改革』,所以他的言詞沉穩而婉約,如潺潺之清溪流過人心,洗淨污垢卻不著痕跡。」





暗室明燈 感動最美 

綜合上述,不管是讀者的讀後心得,或是學者教授的推薦序文,其實都發揮了「導讀」的功能,讓讀者從不同角度來欣賞大師的文章。不過當中有一位讀者,更是細膩貼心的計算出:《人間福報》自兩千年四月一日創刊,到二○○九年四月三十日止,已發行了三千二百八十三天,大師每天在第一版寫一篇論說文字,以每篇一千兩百字計,一共寫了三百九十三萬九千六百字,其中包括《迷悟之間》、《星雲法語》、《人間萬事》與《星雲禪話》等,篇篇都是匡時濟世之作。他說,如果大師不是「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如果大師不是為了「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會有什麼力量可以支撐大師如此的辛勤呢?

這位讀者,不僅閱讀了大師的「文」,也讀懂了大師的「心」。大師的「心」、大師的「人」,就跟他的文章一樣,總是叫人感動;因為感動,也才有這麼多至情至性的心得回響。

大師說,「感動的世界最美麗」,從這麼多讀者感動的心得裡,我相信,《人間萬事》已經為他們的人生點亮了一盞明燈,這是人生最難得的至寶,遠比得了什麼獎都來得重要,也更有意義,更有價值。因此,未來希望他們都能繼續「現身說法」,讓更多有緣人也有福報來閱讀「人間萬事」,讓大師的智慧指引更多人走上人生的坦途,讓佛法成為照亮世間的明燈。(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