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國際漸凍人日,邀請了海峽兩岸的醫護、病友、家屬,齊聚一堂,來自河北的病友牛清,還雕製了一個葫蘆藝術品。
每年的六月二十一日國際漸凍人日,協會都會訂定一個主題,希望藉著活動,能喚起社會各界對弱勢團體的重視。
今年的一系列活動中,還邀請了兩岸的醫護、病友、家屬,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祈翔病房的聯誼室,跟對岸來的朋友問候與告別。
依時前往,上個節目還未結束,只待門開。
門啟後,溫馨四溢,也使我的眼睛為之一亮,莫非是「換季」了。在病前,我也曾跟大陸的作家、音樂家共處,都沒有這麼年輕整齊。
首先,接過了來自故鄉河北的病友牛清,目前為ALS關愛俱樂部華北分部的會長,特別為我雕製的葫蘆藝術品。河北古稱「燕趙」,蘊育了不少「風瀟瀟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的無名英雄,不過牛清的葫蘆,卻代表了五種祝福。
葫蘆(福祿),就是中華吉祥文化中,吉祥物的典型。它的吉祥意義,涵蓋了五福:
第一,象徵了家族興旺、繁衍、美滿;
第二,象徵了順利、富裕、如意;
第三,代表平安、濟世救人;
第四,代表了醫藥、健康長壽、甚至包括驅災、避凶險;
第五,代表了行善積德。
他說:「葫蘆是我自己栽種的。」冥冥間似乎嗅到了黃土的氣息。
他又說,手的力量不夠了,手也開始發抖了,不得已,只好用雙手來完成。
只見葫蘆上刻的是梅花圖案。上面寫著:「萬水千山情相連,交流學習又重見。解凍路途多艱難,梅花傲雪齊爭豔。」
牛清說:「雪梅之詩比喻陳宏先生之精神,他雖為漸凍之身,但仍舊寫出精采文章,為廣大病友及家屬,帶來了精神上的安慰和社會上的支持。」
(劉學慧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