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受刑人寫信勸兒子回頭是岸 27歲收容人每周為母親寫心經
【中央社台東電】背負二個無期徒刑的胡姓收容人,過去殺人、打人的手,現在用來寫信,寫給兒子,期勉兒子回頭是岸,積極向上,不要讓兒子步上自己的後塵。
五十歲的胡姓受刑人,因殺人罪被判處二個無期徒刑,自認是亡命之徒,不珍惜生命,在監獄內依然和收容人鬥毆、鬧事,十三年前從台北監獄移到台中監獄,再移到台南監獄,最後被送到「收容人的最後一站」綠島監獄。
前綠島監獄典獄長蔡協利說,胡員民國九十五年底移監到綠島監獄,脾氣變得更暴躁,「每天一定要打人」,蔡協利開導胡員參加「靈修」、「觀想」,以及「禁語」等課程,四個月後,完全化解了他的暴戾之氣。從未寫過信的他,開始寫信給家人,懺悔對家庭、社會的傷害,只能「認真的服刑」回饋社會。
他最常寫信給自己二十歲的兒子,每一封都是勸兒子「回頭是岸,不要再做歹子」。他告訴監所人員,兒子和自己一樣「不學好」,繼續下去,早晚會進監獄,很擔心父子會在監獄碰面。
另外一名二十七歲的劉姓收容人,犯了強盜罪,被判二年多的徒刑,雖然不是重罪,但是因為他在監獄內,二十四小時不停的哭鬧,最後也送到綠島監獄,到了綠島監獄,也還是一樣鬧。
蔡協利說,他和劉員閒聊,原來劉員懷疑母親已死,於是他讓劉員透過視訊,看到台北的母親;見過母親後,劉員情緒穩定,但是過了三天又開始鬧房。
後來他拿了一本《心經》給劉員抄寫,並告訴劉員「抄好的心經拿去燒,會回向給母親,這樣你就不用擔心母親了」。
果然,劉員從此後,心平氣和的抄寫《心經》,每隔一周,就將抄好的《心經》拿到監獄佛堂前,燒給自己的母親,直到出獄,未再鬧過房。
綠島監獄以宗教化解收容人的暴戾之氣,讓「收容人的最後一站」成為重新開始的第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