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的話

慈惠法師 |2006.04.09
679觀看次
字級

  雖是講究宗教信仰自由的國度,但為了避免各宗教團體宣教上的競爭,故總是給人封閉、受束縛的感覺而拒之千里之外,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沒有宗教心靈上的需求。到了高等學府的大學校園裏,就可以常看到各宗教團體以各種社團的姿態出現,不只是在同學之間宣教,更有學子會對教職員私底下做宣教的工作。看似單純的環境,若個人沒有一些正確的宗教常識,可能也無法倖免被弄得團團轉,甚至於產生對宗教信仰不應有的偏見。

佛門中並不否認有靈異現象、宗教神秘經驗的可能性,但卻不認為這些個人經驗到的特殊現象能等於唯一的真理,尤其是「有佛法,就有辦法。」的生活智慧,更不是在種種的神奇、特異技能中可求得;而是「佛法在恭敬中求」。此中並非要人只求禮貌上的外相,所謂「滅卻心頭火,點起佛前燈。」熄滅心中種種的欲火、瞋火、無明火,把心安下來,以更寬廣的視野、角度去看待習以為常的人、事、物,感謝難得學習的機會而自願多思考、多衡量大眾的利弊得失,聖者的智慧自能油然而生。多了這份生活智慧,就不會終日為求不得苦等苦痛所擾,而能知足常樂。

總之,固然不必拒宗教信仰於千里之外,但也不必迷惑於宣教者種種的花招,更不該為了宗教信仰而荒廢了應學習的知識或技能。佛典說:「雖明世典,常樂佛法。」唯有如此,才能做個真正不受迷惑的富貴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