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是講究宗教信仰自由的國度,但為了避免各宗教團體宣教上的競爭,故總是給人封閉、受束縛的感覺而拒之千里之外,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沒有宗教心靈上的需求。到了高等學府的大學校園裏,就可以常看到各宗教團體以各種社團的姿態出現,不只是在同學之間宣教,更有學子會對教職員私底下做宣教的工作。看似單純的環境,若個人沒有一些正確的宗教常識,可能也無法倖免被弄得團團轉,甚至於產生對宗教信仰不應有的偏見。
佛門中並不否認有靈異現象、宗教神秘經驗的可能性,但卻不認為這些個人經驗到的特殊現象能等於唯一的真理,尤其是「有佛法,就有辦法。」的生活智慧,更不是在種種的神奇、特異技能中可求得;而是「佛法在恭敬中求」。此中並非要人只求禮貌上的外相,所謂「滅卻心頭火,點起佛前燈。」熄滅心中種種的欲火、瞋火、無明火,把心安下來,以更寬廣的視野、角度去看待習以為常的人、事、物,感謝難得學習的機會而自願多思考、多衡量大眾的利弊得失,聖者的智慧自能油然而生。多了這份生活智慧,就不會終日為求不得苦等苦痛所擾,而能知足常樂。
總之,固然不必拒宗教信仰於千里之外,但也不必迷惑於宣教者種種的花招,更不該為了宗教信仰而荒廢了應學習的知識或技能。佛典說:「雖明世典,常樂佛法。」唯有如此,才能做個真正不受迷惑的富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