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放假回來,就穿著那件經我縫補過的牛仔褲。我問他:「同學有沒有笑你穿得邋遢?」他連忙說:「才不呢!同學都說你縫得真有創意,比專賣店的牛仔褲更有型!」
前不久兒子騎車摔傷,以致褲子磨出一條近十五公分的裂縫,我心疼孩子的腳破了皮,他卻心疼那件新買的、才穿一次的牛仔褲,還問我有沒有辦法將破洞補好。
這下可難倒我了,雖然針線不是沒拿過,但也僅止於縫縫衣釦,要我讓這件牛仔褲起死回生,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不過,看兒子萬分不捨的眼神,讓我油然升起母愛,想學那密密縫的慈母,為兒子療傷止痛,只好故作篤定的接過褲子,盤算著該如何下第一針。
幸好牛仔褲本就具備可以上山下海,一件當十件穿的超級功能,所以布料可以任意壓皺或隨處補釘。
在了解牛仔褲的本質後,我便放心大膽地讓縫線隨意穿梭。有時讓線頭外露,有時讓縫線交錯
;任意縫綴,隨處接合,就是要突顯出牛仔褲慵懶、頹廢、嬉皮、任性的風格。縫著縫著,我竟然覺得自己像個大器的藝術家,將牛仔褲當作畫布,天馬行空,盡情揮灑。
當兒子接過牛仔褲,感覺他滿意極了,顧不得膝蓋的傷口,就穿上牛仔褲回學校去了。
想不到這件褲子竟然得到兒子同學們一致讚賞,他也不吝大肆宣傳這是老媽的愛心傑作。希望兒子能體悟到,這不但是件獨一無二的牛仔褲,也是不擅女紅的媽將獨一無二的愛縫進那一針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