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世界】草叢裡的歌手

北耕 |2009.07.14
564觀看次
字級

鳥類依靠喉舌鳴啼,人類借助聲帶發聲,而草叢中的「歌手」,卻習慣以另一種方式來傳遞心聲,例如通過翅膀的摩擦振動發出聲音。

.蟈蟈:屬螽斯科。長約四公分,寬近一公分。蟲體綠或褐色,善於跳躍,吃植物的汁液和花,雄的能發出清脆的聲音。北方人稱為「蟈蟈兒」,南方人則稱為「叫哥哥」。

.紡織娘:螽斯科,「草螽」的一種。體形細長,身長可達五至七公分。發出的鳴叫聲時重時輕,聲高韻長,猶如紡織車之轉動,故名「紡織娘」、「織布娘」、「草蟲」。

.蝗蟲:古稱為「阜螽」,亦稱為「蚱蜢」。種類甚繁,約有五千種,大多數為綠色或棕色,常成群集體遷移大量啃噬農作物,為害最嚴重。

.蟋蟀:全世界約有三千種。大多呈黑紅色,驅體呈圓筒狀,後腳粗壯發達,善於跳躍,雄蟲翅上有發聲器,以兩翅摩擦而發聲。以植物為食,生性怕光,棲身土中,亦稱為「懶婦」、「蛐蛐兒」、「促織」、「吟蛩」、「王孫」。

.金鐘兒:又稱「馬蛉」、「馬鈴子」、「鈴蟲」、「梨片蟋」,蟋蟀科。體草綠色或黑褐色,長約二公分,有兩對翅,三對腳。鳴如鈴聲,略帶顫音,響亮悅耳,鳴叫的速度受氣溫影響。整個蟲體呈梭形。

.竹蛉:其外形纖細修長,形似琵琶,又薄如一片碧綠嫩竹葉,體長二公分左右。因生活在樹上而得「樹蟋」之名,以植物的嫩葉為食,也吃蚜蟲。喜夜間鳴叫,鳴聲悠遠,但節奏較慢。

.螻蛄:螻蛄科的泛稱,全世界已知約五十種,亦稱為「土狗」、「蜊蛄」。體圓,色褐,長約三公分。有兩對翅膀,嗜食農作物嫩莖,為稻麥害蟲。雄蟲每於日落黃昏時鳴叫。

.果蠅:世界各地都有分布。喜歡吃腐壞的水果,形體很小,繁殖能力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