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好不容易考完試了,接下來就是填志願了,專家建議考生,趁收到成績單前的空檔,為填志願預作功課,根據交通、升學率、辦學特色等指標,上網蒐集資料或實地參訪,篩選出最想念的志願。
補教老師黎明指出,教育部透過繁星計畫等措施鼓勵就近入學,傳統高中排行榜已漸鬆動,以基北區為例,男生前三志願還是建中、附中、成功高中,但已有許多住士林、北投的考生,捨成功就近讀中正高中。
很多高雄縣的考生上不了雄中,也選擇讀鳳山高中,甚至棄雄中讀鳳中,畢業生照樣有人上台大電機,甚至台大、陽明醫學系。
大直高中校長楊世瑞建議考生,先預估兩次基測擇優成績,篩選出可能的落點,然後上網、問學長姊或實地參觀學校問在學生,了解校風及辦學特色,找出最心儀學校。
楊世瑞特別強調,交通便利是選校重要因素,例如以住台北南區的考生,因通車太久,很少到大直、內湖讀高中;如今捷運內湖線通車,木柵到大直只約半小時,就可列入志願。
這兩年高職鹹翻身,錄取分數年年增,北市大安高工校長陳清誥建議想讀高職的考生及家長,抽空到學校參觀詢問,了解各類科的教學內容及出路。
例如,工業類分成電機電子、機械、土木建築、動力機械(汽車)、設計(圖文傳播)等五個學群,其中機械的鑄造、模具科,雖然比較辛苦,卻因未是稀有類科,不但可免費就讀,參加技能賽得獎、保送國立科大的機率也較高,業界也有人力需求,不像大家所想的沒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