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北兒童藝術節,今起城市舞台推出「小皮耶」愛與勇氣的故事,圖中地上為紙偶,與兩位說書人(右)。記者邱麗玥攝
旋轉木馬發明人 真人真事 加上紙偶、說書人、演員 10~12日城市舞台登場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小朋友喜歡的「旋轉木馬」,是由一位只有一個耳朵、一隻眼睛,長相畸型的《小皮耶》所發明的,這個真人故事,後發展成為感人的舞台劇,並成為今年台北兒童藝術節開幕舞台劇,十日至十二日於城市舞台登場。大型旋轉舞台與紙偶,在導演傑賀飛‧高登侯,與編劇蘇珊‧樂波的執導下,緩緩道出《小皮耶》愛與勇氣的故事。
被公認為國際青年及兒童劇本作家領導者的蘇珊表示,她第一次閱讀小皮耶的故事便深受感動,因而對小皮耶一見鍾情,完成這齣劇本對她而言,就像實現夢想一樣開心。蘇珊說,《小皮耶》從現實事件出發,而小皮耶一生的確見證了二十世紀的歷史,他的作品便是當時戰爭與科技的縮影。
導演傑賀飛運用大型旋轉舞台呼應「旋轉木馬」的意象,利用手工紙偶、真實演員與兩位說書人,述說著小皮耶與「旋轉木馬」的成長轉折。因為小皮耶又聾又啞無法自己說故事,所以才安排了說書人的角色,因此導演也刻意放大兩位說書人誇張的表情變化。
《小皮耶》的選角工作從去年便已展開,今年六月,旋轉舞台也在排練場完成搭台;劇中兩位說書人由台灣女演員施壁玉與溫思妮演出,傑賀飛表示,語言不通並未構成理解障礙,這次合作讓他感受到台灣人的開放熱情,異國交流所激盪出的火花,也與小皮耶開放的藝術精神不謀而合。
擔綱《小皮耶》演出的「旋轉木馬劇團」已有三十年創作歷史,由《小皮耶》的導演傑賀飛,與編劇蘇珊創立,為讓觀眾能夠跟隨表演進入故事,了解劇中人的甘苦,《小皮耶》是一齣能讓家長帶領孩子一同去發現的作品,因此《小皮耶》不只是兒童戲劇,也適合大人觀看。
台北兒童藝術節執行總監王文儀表示,小皮耶雖然稱自己是「未完成的孩子」,但他勇敢克服身體限制,其實才是一個真正完整的人。文化局長李永萍認為,他堅毅的精神足以啟發孩子,實踐理想的毅力與行動力,因此在台北兒童藝術節的十歲生日,將《小皮耶》舞台劇獻給所有的孩子」,傳達小皮耶用藝術力量克服困境,自我完成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