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情花意】豆腐好滋味

菲爾 |2009.07.07
564觀看次
字級

豆腐,由黃豆製成,猶如中國的茶葉、瓷器、絲綢等特產,早就自成一個豆腐文化,走進國際市場。

中國是豆腐之鄉,據說豆腐發源地是安徽壽縣,並且和西漢高祖劉邦之孫劉安有關。

劉安曾被封為淮南王,為追求長生不老之術,重金廣招術士煉丹,結果在各種試驗之下,煉丹不成,卻無意間打造出豆腐。漢樂府有《淮南王篇》:「淮南王,自言尊,百尺高樓與天連,後園鑿井銀作床,金瓶銀綆汲寒漿」,寒漿即指豆漿。

五代謝綽《宋拾遺錄》載:「豆腐之術,三代前後未聞,此物至漢淮南王安始傳其術於世。」

南宋大理學家朱熹在〈豆腐詩〉中也寫道:「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術,安坐獲泉布。」詩末自注:「世傳豆腐本為淮南王術。」

豆腐是在唐代由鑒真和尚傳到日本,宋代時傳到朝鮮,遲至十九世紀左右才傳入歐洲。

代代相傳之下,許多文人墨客也喜歡食用豆腐,甚至將它寫入詩文。比如北宋大文豪蘇東坡,他寫「煮豆為乳脂為酥」,並親自動手製作豆腐。

元代詩人鄭允端作豆腐詩曰:「……磨礱流玉乳,蒸煮結清泉;色比土酥淨,香逾石髓堅;味之有餘美,玉食勿與傳。」

豆腐在中國早就依自己的口味,發展出各式各樣的菜餚,比如麻婆豆腐、煨凍豆腐、鏡豆腐、皮蛋豆腐、煎豆腐、青菜豆腐、臭豆腐……

豆腐本身雖然無味,但由它所變出的料理,是中國烹飪史上多姿多彩的一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