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全民瘋單車,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最近出現新類型病患。一群年輕男子,因為胯下疼痛求醫,醫師一看,或是外痔破裂,或是括約肌拉傷。原來都是單車族,騎車時間超過兩小時,重力壓在肛門上,導致會陰、肛門發炎。
書田診所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胡煒明籲,單車族最好騎車半小時,就停在路邊休息一下,最久不要超過一小時,以免受傷。
最近診間出現不少屁股痛的單車族。一名三十多歲的男子,想要挑戰自我體能極限,連續騎單車騎了數小時。回家後,他覺得肛門很痛,即使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只要稍往後躺,就會異常疼痛,連續痛了幾天,終於赴門診就醫。
胡煒明說,男子肛門外觀毫無異樣,但一檢查,發現是肛門裡的括約肌發炎,因為括約肌的肌肉被拉傷,才會疼痛難當。
括約肌攸關排便功能,由於天天都得解便,所以括約肌發炎非常棘手,除了使用藥物外,還要每天泡熱水、休息,且坐姿勢不能再壓迫到傷口,起碼得三到六個月才能痊癒。
另一名二十多歲男子,也是長途騎車後,即感覺肛門疼痛,會陰處也麻麻痛痛的,解便時還發現血跡。他原以為是痔瘡發作,前往求診,醫師一看,病患的外痔已經磨破皮。
胡煒明指出,單車的坐墊很窄小,有些品質較差的坐墊,防震功能差,整個身體的重量壓在會陰、肛門上,只要騎車時間超過兩小時,就很容易造成肛門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