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經典名句】君無術則弊於上 臣無法則亂於下

文心工作室 |2009.07.03
10021觀看次
字級

名句誕生

法者,憲令著於官府,刑罰必於民心,賞存乎慎法,而罰加乎姦令者也:此人臣之所師也。君無術則弊於上,臣無法則亂於下。此不可一無,皆帝王之具也。──〈定法〉

讀懂名句

所謂法,就是由政府明文公布的法令,賞罰制度必須深植於民心,對於謹慎守法的人應給予獎賞,對於觸犯法令的人應進行懲處。這是臣民都應該遵循的法則。君主如果沒有治理國家的方法,在上位者會受到蒙蔽;臣民如果沒有法度,就會作亂;所以術和法缺一不可,都是君王統治天下必備的工具。

名句故事

韓非利用第三人稱來說明統御之術與統御之法的意義。

有人問說:「申不害和商鞅兩人的學說,哪一種對治理國家最有用?」韓非回答說:「這兩者的學說是不能比較的。人如果不吃飯,十天就會餓死;在很寒冷天氣下,不穿衣服也會凍死。如果問衣服和食物哪一種是人比較迫切需要的,事實上缺一不可,因為都是維持生命必須的條件。」所以申不害提倡的術,是依據才能授予官職,然後要求其負擔應盡之責,考核群臣的能力,這是君主應該掌握的;而商鞅提出的法,也是君主所需要具備的。

有人問說:「只用術而不用法,或只用法而不用術,這樣都不可行的原因是什麼?

韓非回答:「申不害是輔佐韓昭侯的大臣,韓國是從晉國分離出來的國家。晉國舊法制沒被廢除,韓國又公布新法。申不害沒有專心推動新法令,不統一韓國新舊法令,奸邪的事情就會增加。因為奸佞之人利用舊法與新法之間的矛盾,來獲取自己的利益。所以申不害即使教導韓昭侯運用治術,奸佞的臣子仍然有辦法與國君相抗衡。所以,軍備強大的韓國,即便經過十七年的努力仍無法成就霸業,就是因為君主雖在上位用術,卻沒立下良好的法度,最後還是招致亡國之害。

而商鞅正好相反,一直注重整頓法令,卻忽視教導秦國君王如何用術,最後商鞅依舊招致車裂之刑,秦國也無法長治久安。

新說名句

劉邦稱帝之後,那些昔日隨著他打天下的臣子們,幾乎都是草莽之徒,哪裡懂得國家禮儀呢?每次劉邦上朝時,大家亂成一團,還在廷上喝酒、大呼大叫。叔孫通知道劉邦的困擾,因此建議制定朝儀。叔孫通率領儒生,規畫一套簡單又莊嚴的朝儀,劉邦立即要求叔孫通讓群臣一起演練。只見日後朝廷上整齊肅穆,群臣也都進退有序,劉邦才終於體驗到做皇帝的尊貴。

《史記‧叔孫通傳》記載叔孫通不論面對哪一個皇帝,都很清楚術與法的運用,給帝王治術、或是給帝王法度,都是為了輔佐皇帝治國。然而,術與法能否同時兼顧,這就有賴於君王的智慧了,擇一或是偏廢,對國家的治理都會產生莫大的影響。

(商周出版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