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清明節已定為民族掃墓節,所以在清明節的前幾天,我們家一定有人會問,今年是誰當「爐主」?當爐主的人,是要負責掃墓的一切事,包括整理墓園、提供掃墓人吃、住及準備祭品等大小事務統包工作。
說起每年掃墓的「爐主」由來,有一段親情的認同過程,原來我家有三兄弟,母親早過世,父親也於民國七十年四月間離世,父母的墓園均在台南縣鄉下,且相隔不遠。
我們三兄弟均已成家立業,且已列「阿公級」,在還沒有三兄弟的協定輪番當「爐主」以前,由於三兄弟分居異地,南北往來,在時間上都有自己的安排,以致每年的掃墓,各自掃各自的,相當費時費事,於是在八十年的那年清明節,剛好是父親逝世十周年,三兄弟剛好能夠在同一時間各自帶領全家人一起回台南縣鄉下掃墓,感覺熱鬧多了,亦有親情交流的作用,尤其是三代之間相互交心,大家感覺相當有意思、有意義。
於是,大家在掃墓當中交談的結果,決議採輪流當「爐主」的方式來統籌每年的掃墓事務,並由大哥開始,依序輪由當二哥的我,再交捧給三弟。但是,當時我們三兄弟就公開宣示,自己年紀大,應該交棒給第二代的兒子、兒媳婦承接「責任」與「義務」,各家的兒子、兒媳婦也都同意這項決定,接下這份清明掃墓的優良傳統習俗。
一下子過了十年,在這十年的清明掃墓過程中也發生過不少趣事,還有糗事,但是都在親情的加持下,圓滿而溫馨的氣氛下結束。
尤其是第一年,由大哥當「爐主」的那年清明掃墓,在掃墓結束後,大家聚餐聯誼時,順便談起清明掃墓的一些歷史典故,大哥是當老師的,說來更是有憑有據,讓大家聽得興味盎然。
自從政府把清明節訂為國定假日後,我們家族也順應假日將掃墓定在這天,由長輩帶領著子孫們,荷鋤挑擔到先人的墓地來祭拜,順便促成各房後輩侄輩孫們相聚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