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天氣暖洋洋的,我決定散步到離家不遠的日本料理店用餐。那裡一向都安靜優雅,是忙碌的生活裡,讓人能暫時遠離噪音的地方之一。
坐定後,點好了餐,喝下一口熟悉的麥茶,正待閉目養神之際,就聽到隔了兩排之外的一桌客人,她們高聲的談笑風生。
其中一位打扮入時、看起來事業有成的漂亮女士,主導著整個談話的主題。她好像在做政見發表會一樣,大聲的宣告著她為甚麼不生孩子的原因:因為她一個禮拜有兩個晚上要開會,兩個晚上要上健身房,另外有兩天要打高爾夫。她不能為了小孩犧牲這些。
她的聲音實在大到讓人無處閃躲,我開始後悔今天選錯了餐廳,忍不住催促著服務人員快快上餐。
那位女士仍然繼續她的政見發表:有一次她們家的家族旅遊,她的哥哥嫂嫂帶著Baby去,結果一家人都忙著給小Baby把屎把尿,沒一刻停的,把大家都累死了,她絕對不想過那樣的日子!
坐在我隔壁桌的,是一對夫婦帶著兩個小男孩正斯文的用著餐,他們低聲的交談著,偶爾我們互換了一下眼神,大家的表情都充滿了無奈。
那位高談闊論的女士,不時夾雜著流利的英文,中氣十足的一再強調說,她非常滿意自己目前的生活,想去哪裡就去哪裡,愛買甚麼就買甚麼,何必生個小孩來操心和花錢呢!
我心裡掙扎了幾次要不要寫張字條,請服務人員送過去請她安靜一點,但最後還是息事寧人的買了單,奪門而出。
要不要生小孩,完全是個人的選擇。但也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做父母,除了時間、經濟這些現實的條件外,父母親本身的教養能不能成為孩子將來的學習榜樣,也是一種重要的自覺。
家教的好壞不必然和教育程度、經濟能力或社會地位相關,那位女士顯然在各方面都非常優秀,可惜言行舉止絲毫不見相對的優雅,實在很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