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安宮木雕工藝傳神 基隆必遊景點

記者李祖翔/文‧攝 |2009.06.26
1542觀看次
字級


基隆慶安宮中門的門神浮雕藝術,在晚間九時可以看得仔細。
記者李祖翔攝



【記者李祖翔基隆報導】唯一供奉湄州媽、漳州媽和泉州媽的基隆三大古廟之一「慶安宮」,是基隆民間信仰重要據點,儘管基隆學子對古廟的歷史和藝術陌生,但放學後仍不忘到廟裡繞繞,除了對鬼斧神工的雕刻、巨型威武的祀神好奇外,廟門栩栩如生的門神立體木雕也吸引不少外國旅客目光。

慶安宮是清代嘉慶二十年(西元一八一五年),由地方紳士籌資遷建的媽祖廟,廟內主祀天上聖母開基媽神像,自乾隆四十五年至今,有二百二十九年歷史,另外來自福建泉州天后宮的泉州媽和漳州齊天宮的漳州媽,分別有三百四十一年和四百五十六年的歷史。

慶安宮的門神,不論是史料或報章雜誌,著墨的都很少,一般人熟知的多是廟宇的重簷歇山式建築,頂覆黃色琉璃瓦的殿宇,分侍媽祖像左右的千里眼、順風耳神像,廊牆的青龍白虎浮雕、俗稱乞丐椅的馬背頂門枕石等,其實,中門的祈福門神、兩側小港門的侍神等八個門板,全是樟木精雕而成。

晚間約九時許,慶安宮閤門後八位門神一覽無遺。往中門望去,左方的黑臉武將尉遲恭手持金鞭,在燈光下呈怒目相,右方是威嚴的白面儒將秦叔寶,手執金鐧;龍邊的門神手持官帽和小鹿,喻加冠晉祿;虎邊祈福門神端金元寶及壽桃,象徵招財延壽;侍神宮娥捧著花、仙桃、香爐、茶壺和杯子,細緻木雕工藝,令人目不暇給。

慶安宮是基隆人信仰重地,每逢農曆初一、十五清晨,附近居民必到廟裡拜拜,此外,慶安宮也熱中公益,包括捐建基隆復建中心、協辦全國詩人大會、歲末主動送白米給低收入戶等,今年還舉辦「馨希望育苗」助學金,讓一百位學子獲得基隆媽的關愛。聞名國際的雞籠中元祭,也在慶安宮舉行迎斗燈、跳鍾馗、交接主普手爐等重要儀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