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學童體驗母辛勞 學感恩 配合家教 學者建議納入九年一貫課程
【本報台北訊】品德教育說得容易、推動難。雲林縣文安國小就試著讓小朋友腹綁氣球一天,體驗母親懷胎的辛勞,讓學生學會感恩、並進而孝親尊長;學者則建議,品德教育最好能納入九年一貫正式課程。
文安國小很看重品德教育,校長黃靖茹就常說,「寧教出有品的黑手,也不願教出無德的醫生。」因此,每年母親節,就會讓全校六百多位學生來場「孕婦體驗」,如果氣球破掉或自行取下就算失敗,成功頂氣球一天的學生則有獎品。
文安國小老師王志銘表示,氣球雖然沒重量,但因天氣熱、孩子汗流浹背,肚皮上頂個氣球還是很難受,就會問老師去跑步、上廁所時能不能先把氣球拿下來,老師則回問:「那媽媽懷你,可不可以暫時把你放下來?且媽媽懷胎是十個月,不只一天哦!」
推動孝親尊長核心價值,文安國小還請學生為父母,或是隔代教養的祖父母奉茶、洗腳,有父母感動得都哭了。
台中縣清泉國中也推行類似的「大腹便便」活動,學生腹前綁的則是書包,就連男老師也加入。訓育組長陳小凰說,品德活動真的不需花大錢,她想得到的經費需求,是每班選出的品德達人可以得到一張自己想要的CD費用,「但這個錢家長會已經出了。」
王志銘認為,部分學生過於驕縱,是父母或祖父母寵溺出來的,如果要推動品德教育,就要有適當的管教,才能將孩子導入正途;教育部有必要教給老師適當的「行為改變技術」。
台師大教授吳武典則批評,國小取消生活與倫理,國中取消公民與道德後,九年一貫課程已成「無德」教育,推行品德教育仍應納入正式課程,「靈魂比殼重要,但若沒有了殼,靈魂亦無所寄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