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吃冰冷食物易腹瀉

 |2009.06.22
768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昨天是夏至,中醫師提醒,夏至是陰陽之氣消長的轉捩點,此後陰升、陽降,人的脾胃能力跟著走下坡,這時再吃冰冷食物,胃腸易因無法消受而腹瀉。

夏至是北半球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張家蓓說,這一天也是陽極之至,簡單講,就是一年之中,陽氣最旺的日子,接下來,陽氣就要慢慢消退,陰氣滋生,別誤以為天熱,就可以放心吃冰冷食物。

疰夏是炎炎夏日常發生的病症,起因於氣虛體熱。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師楊素卿說,暑會傷氣,體虛的人容易出現胸悶、心煩、體倦、汗多,以及食欲不振、四肢無力等症狀,有時後還會有低熱表現,要補氣去熱。

飲食上,因為汗流得多,張家蓓建議,可以常吃帶有酸、鹹的食物,像是酸梅湯,除了補充電解質,酸能固表止汗,汗自然就不會流那麼多。但她也提醒,夏天酸梅湯最好是常溫喝,可別加太多冰,以免胃腸吃不消而拉肚子。

若真的抗拒不了冰品的誘惑,楊素卿說,午時到未時間,趁日正當中,可以喝一些冰水,或喝西瓜汁消暑氣。

除了靠冷氣、冰品等外力對抗暑氣,楊素卿還提醒,嘴裡猛喊熱,只會熱上加熱,讓心情更為煩燥,調息靜心,透過調整呼吸讓心神安靜,自然不會覺得那麼熱了。

「夏天最好的食物就數綠豆跟薏仁。」張家蓓說,綠豆能去熱,薏仁可去濕,夏天適合喝一些湯湯水水的東西,補充水分。

許多民眾怕熱,尤其是汗流浹背後的全身濕黏,更是難受,總是儘可能窩在冷氣房裡涼快。張家蓓說,夏天「養長」之道就是晚睡早起,適度曬太陽、運動,老是不出汗,身體可是會悶出毛病,入秋後,濕疹、過敏性皮膚炎等皮膚病症就會找上身。


食療及茶飲


鯽魚粥:

材料及做法:三到四兩重的鯽魚與粥同煮,加入些許鹽巴調味。功效:鯽魚利水,夏天喝粥有透發功能,可以幫助排汗。

荔枝粥:

材料及做法:荔枝、蓮子各十到十五顆,長約五公分的山藥。荔枝先去殼、去子,再與山藥、蓮子一同熬粥,放入少許冰糖調味。功效

:可以清心火、除煩,適合心火過旺,因為煩躁睡不著覺的人,也能治療老人家夏天腹瀉,健脾胃。

(資料來源/張家蓓醫師)

荷葉小米粥:

材料及做法:荷葉一張,薏仁、小米、綠豆各一兩,熬煮成粥後食用。嫌淡而無味的人,可以加入少量黑糖。效用:荷葉、薏仁可以清暑利濕,綠豆則有清暑解毒的功效,小米有助於安神,適合各種體質食用。

魚腥草茶:材料及做法:魚腥草兩錢,煮水後飲用。功效:清熱解毒及去濕。

(資料來源/楊素卿醫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