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莫管閒事」主義瀰漫街頭.....

關懷(台北市/退休教師) |2006.04.03
459觀看次
字級

幾天前一名國三女生因被男友懷疑劈腿而遭施虐,這凶殘的命案並非發生於荒郊野外或偏僻處,事後還有數名目擊者對電子媒體記者形容兇手暴行,好幾個成年男子眼睜睜看著一名少女被活活打死,竟不阻止。

同樣「只看熱鬧,不管死活」的案例日昨又發生,高雄一名女會計提款五十二萬元後,被強搶皮包,她不放手,被騎機車的歹徒拖行五十餘公尺,歹徒雖知難而退,但遍體鱗傷的她感慨萬千:「當時路上行人很多,竟無人施援手,這個社會怎麼了?」

「這個社會怎麼了?」許多人都有同樣的憂慮。原應與生俱來的良知良能如同情心、正義感,在我們生活周遭已消失無蹤,人們熱中追求名利、財富與享樂,被私心驅使,自然無暇顧及別人,疏離冷漠於焉形成,這種「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心態,正是社會向下沉淪原因之一。

試想,不關懷孤苦無告的人,任他們因飢寒交迫淪為竊盜或尋短;對街頭遭搶的弱勢不伸援手,讓歹徒更肆無忌憚,以致搶風日熾、治安日窳,冷漠的你我都是幫凶,所以要「拚治安」,須先喚起人們的愛心、同情心與正義感。

布衣小民若能用愛心關懷桑梓,自能敦親睦鄰,造福社區;執政者更應知道,改善社會不是用抽象的理論或響亮的口號,而是誠摯的愛與同情、勇氣與正義感,只有執政者秉持誠意愛力謙遜施政,方能使人性趨於善良,讓社會安定,讓人民安居樂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