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人熟知的小丑魚,最近以「環保珊瑚魚」名號行銷歐盟、日本、新加坡等地,一年有上億元產值。
一般水族館販賣的海水觀賞魚,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在熱帶海域捕捉,很容易破壞珊瑚礁生態,數量也銳減。農委會水產試驗所與業者合作,積極投入人工繁殖研發。
水產試驗所東部海生中心副研究員何源興表示,全世界有二十八種小丑魚,最近海生中心已成功掌握十三種小丑魚的關鍵繁殖技術,可穩定量產。
野生小丑魚只在夏季產卵,一年最多產卵八到十次;人工繁殖一年可產卵二十六次,在海生中心悉心照料下,天然種苗育成率從百分之一,增至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何源興說,目前跟兩家民間業者簽約,明年技術移轉給十家。
外銷觀賞魚業者方祖豪表示,台灣外銷的人工繁殖海水魚近二十種,一般小丑魚一尾約一百至兩百元,體色特殊的「黑公子小丑」,一尾約一千兩百元,品質佳的阿拉伯神仙魚則可衝到三千五百元。
方祖豪說,「環保珊瑚魚」容易飼養、不怕生。業者進一步開發增艷體色的飼料等衍生產品,讓環保珊瑚魚食用後,呈現比野生種更繽紛多彩的顏色,增加欣賞價值,擴大產業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