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師工作超量容易出錯 民眾遵守「三讀五對」 多問多懷疑 避免吃錯藥
【本報台北訊】由於部分青光眼藥膏和香港腳藥膏外觀相似,藥師在工作量超大下,曾有眼疾患者領到香港腳藥膏,還好家人及時發現,返回領藥櫃臺詢問,才沒有誤用。
中華民國藥事品質改革協會調查發現,國內醫學中心藥師有如調劑超人,平均每個藥師一個上午就得服務四百五十名患者;百分之六點三藥師在沒有確認病人姓名的情況下,就交付藥劑,嚴重影響用藥品質。
面對國內醫院藥師工作量太大,一不小心,就可能出錯,該如何自保呢?新光醫院藥劑室主任王春玉表示,民眾一定要「三讀五對」提高警覺,檢查藥品,先用常識來判斷,避免領到錯誤的藥。
所謂「三讀五對」(取藥時、調劑時、給藥前,三次核讀藥品標籤;在調劑藥品過程進行姓名對、藥物對、劑量對、時間對、途徑對等五種核對),若無法有效降低調劑上的錯誤機率,王春玉認為,應從源頭管控,在電腦系統中建置安全機制,減少醫師開錯藥的機率。
例如,三歲以下幼兒用藥劑量就應該限制,醫師如點了劑量太重的處方藥物,電腦會發出警訊,或根本開不出來。
王春玉提醒民眾,領藥時應抱持「懷疑的態度」,不必擔心問多了,藥師會不高興。當第一線發藥的藥師太忙了,可能無暇解釋病患的疑慮,建議患者可拿著藥袋到藥物諮詢櫃臺,請藥師協助;如果回家才發現有問題,可打電話至醫院藥局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