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一般我們常見「菩薩像」多是慈祥模樣,近日西安博物院獲捐贈一尊「細腰觀音」(見圖,取自網路),是少見的大理國(宋代)佛教造像典型代表「阿嵯耶觀音」。 西安一位民間收藏家吳俊紅,日前捐贈給西安博物院十二世紀大理國銅觀音菩薩立像、明代銅鎏金眼光娘娘立像各一件,其中,十二世紀大理國銅觀音菩薩立像可說最為珍貴,該菩薩立像高四十七點八公分,菩薩面相端莊,神態自若,身長腰細,上身袒露,手結妙音天印。
據傳觀音顯化洱海,曾讓人按照自己的模樣鑄造佛像,鑄成阿嵯耶觀音像一尊,這也成為最早傳入大理地區的佛教造像。
阿嵯耶是梵語「Acarya」音譯,因為阿嵯耶觀音像腰十分纖細,俗稱「細腰觀音」,又稱真身觀世音,此類造像鑄造時間起於南詔,興盛於大理國時期,具有濃郁的地方和民族特色,是雲南古代佛教藝術的象徵物。目前,已知全球共有金、銅質阿嵯耶觀音鑄像二十四尊,中國境內有九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