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觀講座‧摩訶止觀】正修行--助道對治(十六)

永本 |2009.06.09
476觀看次
字級

之前,五種觀身不淨,皆是從自身實觀,並非從理解上觀。人對於色身,執著是清淨的,以好衣、美食,來資養它;又常常為頭頸,擦拭不已,來愛惜此身。譬如蜣蜋(又名:推糞蟲、糞球蟲、鐵甲將軍、牛屎蟲),只知道認為美味的屎糞,而不辨歡喜丸味,人也是如此。愛戀此身,至死不厭,不可碰觸。為資養此身,故造種種罪。若知身之過患,自始至終是不清淨的,就能破除「不淨以為淨」的顛倒。

.觀受是苦

又,應當了知:地水火風四大,所形成的色身,二上二下,是互相違反的。地遏止水,水能爛地;風吹散地,地遮止風;水能滅火,火煎熟水,更相侵害。

四大如篋中有四毒蛇一般。身中常有癰、瘡、刺、箭之苦,有何歡樂可言?加上飢渴、寒熱,鞭打、繫縛,生、老、病死,真是「苦上加苦」;四大互相侵襲,互相破壞,是為「壞苦」;每一個念頭,如流星、炎火般迅速不息,是為「行苦」。

於下苦中,卻橫生喜樂之想,是名顛倒。若能分明見諸苦相,如瘡中刺,介介刺痛,就不會於此色身生一念喜樂之顛倒。

所言「苦苦」,是指生活、生命之苦;「壞苦」,是指生理、身體生滅變化之苦;「行苦」,是指意識、欲望熾熱之苦。「苦聖諦」中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所求不得苦、五蘊熾盛苦八種。

以上三苦,實際為苦聖諦八種苦之歸納。又,三途(三惡道)為苦苦,名為上苦;諸天五衰相現,天樂享盡時,生於大苦,名為壞苦;人間為行苦;念念常苦,故名為下苦。

.觀心無常

又,應當觀察:過去因無明、善惡等諸業造作,驅使、繫縛心識,才會被逼入胎獄。如同鳥被關在籠中,飛去不得。

吾人心識亦如關於四大的籠中,被諸業的繩索繫縛著;心雖在色籠中,但無處不至。可是業繩未斷,去已復還;若籠破繫斷,即去不返,空籠而存。(中陰身)此壞、彼(業)成,出籠、入籠。(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