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保單包含死亡、醫療、儲蓄.....各種保障,」「創造力」團隊正在腦力激盪,幫保險公司的新保單命名,「它的保障很齊全,買一張就夠了,就叫它『懶人保單』吧!」
成立於民國九十一年二月的「創造力國際事業有限公司」,站在消費者立場,發想出消費者容易聯想的保單名稱,在保險業界引起一陣迴響。
「創造力」創辦人黃千芬總經理說:「將公司命名為『創造力』,就是要給自己壓力,公司一定要有創造力。」
積極活躍 超級業務
創業前,黃千芬就已經展現非凡的創造力。當學生時,別人辦不起來的活動,只要她想辦,一定可以完成,因為她與全校的關係都很好,課暇之餘,還投入很多時間編輯校刊。畢業後,學長介紹她到家鄉的一家公司當助理,單純的行政工作,並不能滿足黃千芬活躍的能量,一年後,便北上求職,在雜誌社擔任廣告業務員,創下連續三個月業績破百萬的輝煌記錄。她笑著說:「剛到台北時,人生地不熟,還曾經將摩托車騎上高架的快速道路呢!」
朋友的推薦,黃千芬轉戰一個以保險從業人員為讀者群的小眾媒體,她一切從零開始,將一本沒有廣告、黑白印刷的刊物,做到廣告很多、全彩、頗受保險界推崇的雜誌。黃千芬每周請講師為自己成立的廣告部門上課,將同仁們帶起來後,又陸續在公司內成立公關部、訓練部,她說:「我很喜歡照顧別人,也一直激勵自己向上提昇,才會更有能力照顧別人。當員工時,我就想要做很多事,所以常常向老闆主動提案,有時老闆覺得窒礙難行,我就向老闆說,『這個案子的利潤,一半歸公司,一半歸我去負擔所有成本』,讓老闆不覺得有損失,大膽放手讓我去做。」自行創業後,黃千芬也同樣鼓勵同仁,主動找她談條件,看公司可以做什麼。
認識黃千芬的朋友,都很好奇的向她請教,如何成為超級業務員,她的心得是:「要讓客戶因為自己的建議而增加績效,才會是受尊重的業務員,不是一昧的向客戶求錢。」一般的廣告業務員總是看稿、看樣後,就算工作完成了,黃千芬會去全盤了解每一個細節,例如編輯、美編、印刷廠流程酘酘,因為每個步驟都很清楚,對客戶的提案很專業,也想方法幫客戶省錢,就這樣成為受歡迎的超級業務員。
不計成本 把事做好
十一年的雜誌出版經歷,為黃千芬累積深厚的保險公司人脈,她笑著說:「創業初期,我們的客戶│保險公司,都會主動關心、主動給案子,怕『創造力』不賺錢。」
「創造力」的主要業務是幫保險公司出版保戶刊物、公關、廣告、訓練課程等,黃千芬說:「人脈關係只能用一次,每一筆案子都要站在客戶的角度,為客戶創造績效,才會獲得客戶長久的支持。」
「創造力」用不計成本與吹毛求疵的態度,為客戶服務。曾有四十萬份的刊物上機印刷前,客戶突然通知要修改部份內容,「創造力」立刻向印刷廠喊停;也曾印出八十萬份的保戶刊物後,覺得成品不是很好,檢討發現是紙張品質不佳,黃千芬立刻說:「重印!」;有一回印出來的內容有一點點小瑕疵,雖然已經過雙方多次的校對確認,印刷廠也建議用貼紙蓋上修改即可,黃千芬還是說:「重印!因為要把客戶的事情做好。」
「創造力」獲得客戶青睞的另一項關鍵能力,就是為客戶量身打造的企劃力。雖然同時為許多家保險公司做刊物,每家客戶的特點,都能被凸顯出來,黃千芬說:「因為我們懂保險,知道每一家的專長,做出來的東西就有差異化。」
積極訓練 有捨有得
積極訓練與老闆捨得,塑造出「創造力」員工的卓越創造力。內部的教育訓練,委請顧問設計課程,主要分為二大類:一是保險專業,每位員工都要考保險證照、充實保險知識,才能與客戶用同一種語言溝通;二是工作技能,包括行銷、編輯、下標、比稿、廣告設計、創意激發酘酘。外部課程,由公司編列預算,鼓勵、補助同仁主動報名參加。黃千芬很高興的說:「多接觸不同的事物,是培養創意靈感的好方法。顧問曾經要求我們寫詩、翻譯英文詩,讓大家嚐試完全沒做過的事;也曾經閱讀『愛因斯坦的夢』,要求我們幫愛因斯坦做夢,二十個人,讓愛因斯坦多了二十個夢。」
為了呈現更有創意的作品,每一個案子,「創造力」都成立二個團隊去執行,再互相比稿,內部比稿優勝隊伍,先發獎金鼓勵,如果獲得客戶選用,再發一次獎金。
今年初,因為同仁的報價比別家公司高一些,「創造力」掉了一個大案子,黃千芬微笑的安慰同仁說:「沒關係,再繼續努力就好。」接著帶大家去加拿大旅遊,她說:「去年同仁努力出來的獲利,公司該給的加薪、獎金、出國旅遊,一樣都不能少,今年初雖然損失一個大案子,回來後再捲起袖子一起打拼。」
「看人,就是要放大優點、放掉缺點,」個性超級樂觀的黃千芬說:「我由衷感謝有這麼多好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