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各環團努力 完成公害地圖 改變環境災民的弱勢地位
【本報台北訊】六月六日是二次世界大戰諾曼地登陸成功的紀念日D-day,台灣環保聯盟等環保團體,昨天發起「環保D-day台灣環境落難地行動計畫」,希望透過各環團的努力,創造屬於台灣環境的D-day,普查全國環境落難地,完成台灣的公害地圖,改變台灣環境災民的弱勢地位。
台灣環保聯盟秘書長李卓翰表示,「環保D-day」計畫,總經費約只需要一百萬元。隨著台灣經濟發展,公害不斷,例如屏東河灘地供人舖塑膠布種西瓜,西瓜收成後,任意棄置的塑膠布隨水漫流覆蓋活珊瑚,使珊瑚窒息死亡。
另外,還有雲彰地區因工業污染產生的綠牡蠣問題、 屏東核能電廠造成的公害事件、中寮以及台南高壓雷達站輻射受災事件、台南東山鄉曾文水庫邊住戶受永揚公司廢水受災戶等,都是具體的環境災難事件,卻未見政府出面處理這些環境落難地。
環盟會長王俊秀表示,「D-day落難地行動計畫」將對環境落難地展開普查,完成台灣的公害地圖,要求政府解決。
環保署表示,環團提出的公害問題,環保署也很重視,會全力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