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台中市一名二十四歲李先生日前因倦怠、右眼疼痛、微燒、嘔吐就醫卻被當成感冒治療,約過三天,走路開始變得不穩且會偏向右側、眼神也異常,經緊急送醫,診斷為罕見的腦部靜脈中風。
署立台中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高春得表示,腦部靜脈栓塞只占腦中風的百分之零點五,若不治療死亡率高達百分之十三點八至四十八。所幸預後不錯,約有三分之二的病人能完全恢復正常。
高春得說,患者在急診時,反應略顯遲鈍,神經學檢查發現其左側視野偏盲,右邊的眼球則不自主轉向左邊呆滯約十幾秒鐘,病人亦自述當時左眼有閃光,於是當下先給予癲癇藥物控制。
接著腦部斷層掃描,隱約看見患者的右側枕葉有梗塞情形,伴隨旁邊的橫靜脈竇管內血栓。高春得說,在病人接受抗凝血劑治療後,很快病情就穩定下來,但出院時仍有視野障礙與偶而視覺癲癇現象,直到一個月後回診時才改善。
高春得並指出,這類患者剛發病的症狀多不太典型,如頭痛、噁心嘔吐、嗜睡,或類似癲癇發作,甚至局部神經功能缺損,如視野、肢體無力、複視等才會發現是中風。以癲癇表現的在文獻上約僅一成,若單純視覺癲癇更少之又少。
他強調,此種中風尤其是年輕型中風,病因有許多如感染、血液、風濕免疫、腸胃或惡性腫瘤疾病,還有藥物與脫水情形都會造成,但仍有百分之十五查不出原因。
高春得研判,此病人應是生活習慣不規律,發病前還遠行且熬夜,沒有足夠的休息與水分補充,以致造成短暫高凝血功能狀態使血栓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