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之間】來自淨土的呼喚--聆聽《無盡願》、《光無邊》

楊錦郁 |2009.06.02
464觀看次
字級

幾年前,星雲大師每年年底都會在台北市的國父紀念館舉行佛學講座,記得我初次參與時,開場前,法師們先唱頌〈鐘聲偈〉,當梵唱聲起,我的淚水隨之撲簌簌的落下,無法自已,彷彿心底有某些深藏的情感被那莊嚴的聲音挑起來,整場講座,我都處在淚眼模糊當中。

後來,因為母親身體不適,時常進出醫院,某個周日,我到了台北的SOGO百貨公司,走到了唱片部,選了一張朋友介紹的伊藤佳代的〈藥師佛心咒〉CD,想讓母親在病榻上聆聽。我請售貨人員先播放一段讓我試聽,當前奏剛起,我站在唱片部裡,眼淚成串成串地掉下來,自己對這沒來由的情況感到不好意思,只得先說聲抱歉,然後躲開清理情緒。

從那兩次的經驗後,我似乎對梵唄的曲子有了免疫力,聽到之後會覺得感動,但沒再掉過淚,直到近日聽了心培和尚唱誦的《無盡願》、《光無邊》,又有了眼眶一熱的感覺。

在《佛是甚麼》及《如何念佛》兩本書中,心培和尚向芸芸眾生剴切指出淨土的殊勝圓滿及修行法門;在新出版的這兩片《無盡願》、《光無邊》CD中,則以唱頌的方式,將對阿彌陀佛的願力及西方極樂世界的禮讚傳達出來;並以琅琅上口的旋律,將我們對世俗意念的執著一一點出。心培和尚的聲音非常乾淨、宏亮,具有穿透人心的力量,加上曲調融合現代與古典,餘韻無窮,格外能引人共鳴。

關於淨土宗的修行,一直以來都以念佛為主,像印光法師倡導的「十念法」即為一例,但每日念上萬遍以上的佛號,未必是現代人在繁忙生活中所能做到的,以我自身為例,常因忙到無暇做「功課」而心生不安,但當心培和尚的聲音唱起時,我先是意識到自己的不安慢慢消散,萌發重新和道業接上軌的愉悅,繼而又聯想到在《觀無量壽佛經》的十六觀中對極樂淨土的日想觀、冰想觀、地想觀、寶樹觀、寶水觀的五觀描繪,以及其後所說:「眾寶國土,一一界上,有五百億寶樓,其樓閣上有無量諸天,作天伎樂,又有樂器懸處虛空,如天寶幢不鼓自鳴,此眾音中,皆說念佛、念法、念比丘僧,此想成已,名為粗見極樂世界。」這時,經典所描述極樂世界的法音,似乎就在我的方圓中揚起。

前幾天在學校上課時,教哲學的老師提出一個問題:「淨土在那裡?」我非常得意的說出答案

:「在心裡!」是的,我們都知道答案,但一顆心卻隨時跟著念頭、環境紛飛。當心培和尚吟唱出彌陀的四十八願、觀音、文殊、地藏、普賢菩薩的慈悲、以及對自性佛的揭明時,那股清亮的法音,鎮住雜亂思緒,讓我們聽到來自淨土對世間遊子的呼喚!(本專欄每周二刊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