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燈高掛 製造業銷售值大跌 出口嚴重萎縮 報稅延繳者眾 油價又走升 別太過樂觀
台股從去年底最低點一路上攻,漲幅超過百分之七十四點三,民眾以為景氣復甦了,紛紛將資金投入,令人憂慮,因為景氣是否復甦,仍是大問號。
從經建會公布的四月景氣對策燈號來看,仍為代表低迷的藍燈,不過,象徵未來一季到半年景氣走勢的領先指標,已連續第三個月走揚,顯示景氣復甦可期。
但從申請延繳所得稅來看,情況似乎又不是這樣。
受全球金融風暴影響,失業及無薪休假符合一定條件者,可申請延期繳納綜合所得稅,而公司行號若去年九月至十二月,或今年一至四月的營業收入淨額,較前一年度同期減少百分之三十以上者,也可申請延期繳納營所稅。
截至二十二日,申請延期繳稅的案件約兩千三百零九件,延繳金額約一百零二億元,數額不可不謂龐大,如果景氣復甦,報稅延繳金額還會這麼高嗎?
此外,除了報稅可申請延繳,今年薪資、標準、身障與教育等四大扣除額都調高,課稅級距上限也已調整。馬政府上任後施行十三項減稅政策,導致國庫減少一千兩百億元的收入,負債過高將使政府財政吃緊,是否會影響經濟成長,尚待觀察。
其次,經濟部公布第一季製造業銷售值,比上年同季減少百分之三十七點六二,創歷史;經濟部官員另分析表示,在金融風暴衝擊下,出口嚴重萎縮,直接外銷值也大幅衰退百分之三十六點一六。製造業銷售是經濟成長的主要動能,大幅衰退將是嚴重警訊。
而這波台股上漲,專家分析主要是「資金行情」,基本面其實並沒有那麼好,「資金行情」最大功臣來自遺贈稅調降,和兩岸的突破性合作發展,開放陸資來台投資,前者是政府減稅的效果,是否為正面激勵景氣的對策,仍有堪虞之處,後者則國內仍有政治爭議,也是無法全部掌握的變數。
由此來看,預言景氣已復甦,可能看法太過樂觀,何況未來經濟還有幾個風險,包括國際油價走升的潛在威脅,是否導致通貨膨脹,加重衰退復原的成本,必須密切注意。
再者,近期股市飆漲,甚至房市回升,短期看似榮景,但資產價值若只是建立在「資金行情」,或陸資堆砌下,長期仍不可期,最後還是要回歸基本競爭力,可是台灣競爭力持續衰退,幅度居全球第二,亟須政府做結構性的解決。
柯仁均(北縣汐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