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毛麗貞屏東報導】排灣族圖騰畫家阿瀨,以異於常人毅力與創造力,創作排灣族圖騰,他以陶壺為主題創作,有對祖父思念的創作,將小時常聽的故事用圖騰表現,也以詩紓發內心情感,希望排灣圖騰畫作,能支撐他實現設立工作室的夢想。
「阿瀨」是秦榮輝的原住民名字,生長在屏東泰武鄉武潭村,三歲因生病延誤就醫罹患腦性麻痺,說話緩慢費力,但他很有耐性,用略帶僵硬且無力的右手,以簽字筆的素描畫,一筆一畫,每張約花七、八小時,畫出陶壺、百步蛇及石板屋等排灣族新圖騰。
志成商工廣告設計科畢業的阿瀨,從小就愛畫畫,常以家中排灣族擺飾上的圖騰為題材,二十七歲開始創作,其間也曾遭父親反對,將他的畫筆丟棄,阿瀨把它們撿回來再畫,一鼓創作動力,在心中流竄不息。
從九十一年個展開始,迄今約辦了十次展覽,阿瀨獨自奔走洽展事宜不假他人之手,樂觀開朗的他說,「我的運氣不錯,」個展都很順利,他不但創作毅力強,也談笑風生,逗趣交談常讓人哈哈大笑。
不想成為家人負擔阿瀨獨自生活,僅靠每月四千元殘障津貼與賣畫為生,但他開心認真生活,花整個上午創作,下午就買了部自行車騎到枋寮看海,有時騎上霧台山上,在大自然中汲取創作元素。
除此之外阿瀨也寫詩,目前就讀屏東教育大學視覺藝術系碩二的曹冀玲,也是阿瀨志成商工的學姐,她將阿瀨圖畫與詩結合,讓排灣族傳統藝術有了現代感,屏教大生更想將其畫作以動畫呈現。
即日起至七月十四日在屏東佛光緣美術館展出「排灣圖騰設計展」阿瀨創作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