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時記事】 農曆五月 又叫蒲月

李未熟 |2009.05.27
953觀看次
字級

農曆五月,又稱為蒲月,來自民間門窗掛菖蒲的習俗。

菖蒲,天南星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有香氣。民間用它做藥,可提取芳香油,還可用根作芳香健胃劑。宋代就釀菖蒲酒,可治婦科疾患。農作物防治病蟲害也可以用菖蒲,把根莖用水煮,濾汁為藥,可治棉花、水稻蟲害。民間視菖蒲為靈草,與蘭花、水仙、菊花並稱為「花草四雅」。

古人夜讀,常在油燈下放置一盆菖蒲,據說菖蒲具有吸附空氣中微塵的功能,是空氣清新劑。

蒲草還可以編席製袋,後者用來運鹽運糖,是當時較好的包裝材料。

在古代,官場上也用菖蒲做鞭子,打人不疼。官民犯法,用蒲鞭略施薄懲,謂之仁政。唐代詩人呂溫由道州遷衡州,酬別江華毛令時說,「明朝別後無他囑,雖是蒲鞭也莫施。」治理一個地方,蒲鞭若能高掛不用,便是最為出色的治理。

與蒲有關又與官家有關的還有蒲輪。過去皇帝要到泰山封禪,古人認為,五嶽中泰山最高,在上面祭天祭地,表示皇上是上天賜予,借以表明自己的合法性。

官員們沒事就鼓動皇帝封禪,因為這一大典結束之後,每人可上浮一級官階。而皇帝所乘之車,都用蒲草包住輪子。迷信也好,減震也罷,在過去沒有纜車與高級轎車的年代,蒲輪至少起到了親善自然的作用,因為古人解釋這種蒲輪不傷山中土石草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