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禪話》一坐四十年

星雲大師/文‧李蕭錕/圖 |2009.05.27
2658觀看次
字級

佛窟惟則禪師是唐朝長安人,少年出家後,就在浙江天台山翠屏岩的佛窟庵修行。他用落葉鋪蓋屋頂,結成草庵,以清水滋潤咽喉,每天只在中午時,採摘山中野果充饑,就這樣過了許多年。

有一天,一位樵夫路過庵邊,見到佛窟惟則禪師,好奇地向前問道:「請問老和尚,您在這裡住多久了?」

禪師答:「大概四十個寒暑了。」

樵夫訝異地問道:「這四十多年來,就您一個人在此修行嗎?」

佛窟禪師點點頭:「叢林深山,一個人都已嫌多,要那麼多人做什麼?」

樵夫問:「您難道都沒有同伴嗎?」

佛窟禪師擊掌作聲,叫道:「出來,出來!」話聲剛落,許多虎豹由庵後而來。樵夫大吃一驚,佛窟禪師示意他不必害怕,然後就讓虎豹退出去,說道:「我的朋友很多,大地山河,樹木花草,蟲蛇野獸,統統都是我的法侶。」樵夫深受感動,自願皈依為弟子。

佛窟禪師對樵夫扼要指示佛法心要:「你今雖是凡夫,但非凡夫;你雖非凡夫,但不壞凡夫法。」

樵夫於言下契入,並廣為宣傳。此後,慕道者紛紛而來,翠屏岩上白雲飄空,草木迎人,虎往鹿行,鳥飛蟲鳴,成為佛窟學禪派。



佛窟禪師一坐就是四十年,在普通人看來,四十年是漫長的歲月。但證悟是無限時間的,對進入永恆生命的聖者,已融入大化之中的佛窟禪師而言,不過瞬間而已。在禪者心中,瞬間和四十年,並無不同。禪者所悟,是沒有時空差距,沒有人我分別,沒有動靜不同,沒有生佛觀念(眾生與佛)。

「雖是凡夫,但非凡夫」,因為人人有佛性,真理之中,絕生佛之假名,那有凡夫、非凡夫之別?「雖非凡夫,但不壞凡夫法」,禪者悟道,不破壞而另有建立,不壞萬法而超越萬法,這就是禪的妙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