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管作為被批反應過度 如今出現本土首例 別再泛政治化 讓衛生單位發揮專業 全力防疫
新流感疫情再擴大,爆發首例本土感染病例;另外,再添兩例境外移入病例,全台已有九例確定病例,防疫等級再提高一級,成為第三級。

由於仍無社區感染,疫情中心指出,隨著暑假到來會有愈來愈多美、加留學生返國,境外移入的病例增加,勢不可免,但國人不必過於緊張。
然而防疫等級提高,疫情中心卻強調不必緊張,教人無所適從,如果不必恐慌,衛生署長葉金川為何取消隨馬總統出訪?而且疫情中心強調,在實際的防疫措施上「沒有改變」,是不是反應遲鈍?
更奇怪的是,新流感造成人心惶惶,官方防疫作為卻又被罵反應過度,部分立委批評衛生署的措施,使防疫動輒得咎,加上專家意見分歧,沒有人確知怎樣才不是「反應過度」。
國際出現新流感病例後,從衛生署、疾管局到地方衛生機關上下動員防疫,所幸台灣防疫工作並無嚴重漏洞,但湊熱鬧、苛責者仍眾,尤以立委動輒以抨擊葉金川為樂,堪稱政壇奇觀。
在這種氛圍中,澎湖縣馬公高中的作為值得讚揚。該校師生自日本遊學一周歸來,在師生無人發燒、出現感染症狀下,採取了高標準的自我要求,每人在飛機上全程戴口罩,下機後又通過體溫篩檢,不過,校長還是宣布放公假一周,並發給每人一支體溫計,要大家在家「自主健康管理」。
馬公高公中的作法會不會「太超過」?其實,校方的嚴格措施是因一個慘痛理由,校長林亨華正是SARS期間在和平醫院染煞殉職的林重威醫師的父親,因此格外警覺。
相反的例子是台北縣中和市光復國小,一千多名師生停課,創下國內單一學校停課人數最多紀錄,就算是六年前SARS嚴峻時,也沒有這麼多學生一起停課,造成上千家庭短暫不便,因此引起部分家長抱怨。
家長抱怨也許正是受到「無須恐慌」之說影響,而沒有正視事態的嚴重性,但疫情中心卻對此表示,美國紐約已有十幾間學校停課,日本更有超過五千家學校,但台灣要個案處理,因每個案件情況不一樣,處理方式就會不同。
此種說法顯示疫情中心不知所措,既然日本可以有五千家學校停課,台灣為何如此掉以輕心?新流感雖然死亡率不高,但病人發燒前即具有傳染力,萬一散布開來,豈是容易收拾的。
若只是因為少數立委噴口水、泛政治化,而不敢有所作為,若造成新流感大流行,疫情中心、立委負得起責任嗎?就讓衛生單位發揮專業,沒顧忌地全力防疫吧!
孫德誠(台東市/基層衛生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