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差 慢性病 別放粽

記者林賢齊 |2009.05.23
1043觀看次
字級

端午節將屆,只要修畢最「粽」要的健康學分,從今年起就可讓自己過個嶄新的健康端午!

攤開便利商店、大賣場粽子預購目錄,各式粽子令人忍不住想嘗一口,但包括腸胃醫師、毒物科專家、中醫師、營養師,卻提醒民眾一句老話:「切勿過量」,尤其是慢性病患者,更要注意食量,以免增加身體不必要的負荷。

一般而言,蒸食的北部粽,平均一顆約為五百至六百大卡,較煮食的南部粽高出約一百大卡,體積最大的廣式粽,熱量更高達一千至一千兩百大卡,相當成人兩次正餐所攝取的熱量。

此外,兼具「高油脂」、「高熱量」、「高鈉、含糖量高」、「低纖維」等特質的「三高一低」傳統粽子,內餡常包著蛋黃及五花肉,更屬「高飽和脂肪」、「高膽固醇」食物,對心血管疾病患者負擔極大,一周應勿攝取超過三個。

油甜低纖是缺點

面對傳統粽子,台安醫院營養課營養師薛曉晶建議,除了可用滷製取代高油拌炒外,多選擇南部粽的水煮烹調方式,讓內餡的鹹度透張至外層米飯,一來鹹度剛剛好,二來也可少吃點油。

長庚醫院臨床營養科營養師劉家余指出,五穀米可增加食物纖維量,幫助消化,黑糯米則讓甜粽口感豐富,可避免「死甜」;甚至,纖維為白米三倍,且富含微量元素及維生素B群的發芽玄米,也是不錯的選擇。

內餡部分,建議以瘦豬肉、去皮雞肉取代肥肉,低熱量有飽足感的蒟蒻、零膽固醇的百頁豆腐,是取代肥肉與蛋黃的好食材;海藻類羊栖菜,除了口感不錯,還有豐富纖維、鈣質及鐵質;杏鮑菇、牛蒡絲也可補充纖維素不足。

養生粽不夠養生

包粽常用的油蔥酥,通常需經豬油拌炒,無形中提高不少熱量,營養師薛曉晶提供「自製健康蔥酥」小撇步,建議不妨將油蔥酥切脆後,直接放入烤箱烘烤,無油脂卻有油蔥酥香氣。

至於近來新興、頗受消費者青睞的「冰心粽」,劉家余提醒,顆粒較小的冰心粽,儘管熱量僅約兩百大卡,但切不可因此一顆接一顆,以免攝取過多熱量。

此外薛曉晶提醒,含中藥材或五穀米製成的「養生粽」,養生作用極為有限,對於慢性腎臟病患者來說,更是碰不得!

慢性病忌口為上

原因是:腎臟病患者鈣、磷代謝功能差,食用含鉀量高的五穀米,很容易造成電解質不平衡。

劉家余建議,傳統米粽為增添口感風味,皆會於內餡添加菜脯,有些民眾吃粽子則習慣添加甜辣醬、醬油膏等醬料,兩者都有極高含量的鈉,對於腎臟病患、高血壓患者負擔很大。

一般認為痛風患者不能吃豆製品,其實,痛風是肉類與油脂攝取過量造成的代謝異常症狀,所以比起豆類,粽子內的蛋黃及五花肉,患者更應避免攝取。

對於必須嚴格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營養師提醒,粽子隱藏的澱粉及油脂超乎想像,攝食量尤需列入每日飲食計畫中嚴加計算,若食用需沾裹花生粉、糖漿的鹼粽與豆沙甜粽,更只能適度解饞,並盡量以五穀粽取代傳統糯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