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課題--推展龍舟運動 場地現隱憂

記者李宇政報導 |2009.05.23
848觀看次
字級

划龍舟是我國固有的傳統民俗體育活動,有其故事背景和團結一心、同舟共濟的意義,在台灣,每年約有十五個以上的縣市鄉鎮舉辦端午節龍舟競賽,此時全台各地可供競賽的水域,時時可見賽前練習的船隻,岸邊也有包粽子、賣香包等應景活動,熱鬧非凡。划龍舟是在水域進行,因此也和環保息息相關。

徐匯中學龍舟隊教練李其隆指出,全台的龍舟活動,都在各地現有水域中進行,受天候的影響相當大。在基隆河大佳段所舉辦的台北國際龍舟賽,是基隆河截彎取直規畫的休閒運動場地,受淡水河潮汐影響,水域的落差和流速使得比賽常常被迫中斷。「家庭廢水無法有效遏止,尤其夏日臭味薰天,該段仍屬非常惡劣的水域。」

基隆河大佳段 臭氣熏人

李其隆指出,師範大學學生曾做過一件團體背心,上頭印著「我划過基隆河、我還活著」來紀念他們參加過台北國際龍舟賽,也因水質惡劣的緣故,讓該賽事曾面臨邀請不到國外隊伍參賽的窘境。

再以新店碧潭台北縣議長杯龍舟賽為例,碧潭的水域屬新店溪上游,緊臨青潭堰、直潭壩,為大台北自來水源的取水處,污染較少,發展龍舟也較早,所以一直是北部龍舟運動的重地。缺點是屬碧潭風景區管理所管轄,假日充滿著各式各樣的天鵝、鯨魚(腳踏船),又因河沙淤積,清運不力,河水深淺差異大,競賽每每因水道的問題,引來爭議。

水上運動 苦無場地

「令人欣慰的是還是有較好的場地」,李其隆指出,歷年舉辦世界名校划船賽的宜蘭冬山河,在宜蘭縣政府致力於觀光的政策主導下,為整治河川的典範,實屬難得,但因冬山河屬於多功能的親水設施,仍不足以應付正式的水上運動國際錦標賽,諸如划船、輕艇(獨木舟)、龍舟等。

李其隆表示,台灣划龍舟適宜的場地多在民生用水的水庫,不然就是在偏遠郊區,他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各縣市政府在整治河川或規畫多用途的親水設施時,也能夠把水上運動欠缺場地的現實一併考慮,龍舟運動在人口及技術上,必能向上提升。「台灣水域水質乾淨,也會讓民眾愈來愈『親水』,在台灣所舉辦的國際邀請賽中,更能為台灣大大加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