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近半年來天候異常,一期稻作大受影響,全國各地都出現「白穗症」、「不稔症」,「空包彈」稻穗增多,花東地區尤其嚴重。花蓮南區不少農田全軍覆沒,為五十年來僅見;台東生產優質米的關山、池上也災情慘重,花東農民都希望政府依天然災害補助。
嘉義縣民雄、鹿草等地稻米產區,農民最近發現稻穗變成空包彈,沒有米粒。縣農業處勘查,初步研判受到寒害的稻子多是台農七十四號,這個品種較不耐寒,容易受天候變化影響。
花蓮縣玉里鎮稻作面積三千兩百頃,是花蓮縣的重要米倉。種稻已五十年的德武里長楊文雄說,他的八公頃農田全部出現不稔症,原本正常產量每公頃收成一萬兩千台斤稻穀,如今預估僅一千台斤 。
台東縣池上、關山地區稻米近日已進入收穫期,農民發現收穫的稻穀中有不少空殼,經調查,關山、池上兩地水稻空包彈的稻田面積估計近兩百公頃,光是關山鎮就逾百公頃。
關山鎮農會推廣股長林煥發說,過去每公頃稻田約可收六千公斤稻穀,現在估計只能收四千公斤左右,減產約三成,池上鄉也差不多,今年國內稻米價格有可能會出現漲價波動。
農委會表示,花東地區稻作初步估計受影響稻米約占一期稻作面積的千分之一,應不影響國內米價及糧食供應。